基于RSA能力提升模式的考培一体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基于 RSA能力提升模式的考培一体化探索

张进 李慧宇 吴小玲

中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校


摘要: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盘活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挖掘和培养高潜人才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企业发挥人才管理示范效应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应对内外部形势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创新高潜人才的考培方式出发,提出基于RSA能力提升模式的考培一体化人才培养方式,积极探索RSA考培模式对加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意义,助力企业发展。

关键词:高潜人才;考培一体;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模式

一、引言

高潜人才是指在本职岗位或行业内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具有较强的知识理论水平、学习力或创造力,有向更高的目标和阶段发展的意愿,但由于某种能力欠缺致使职业生涯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高素质劳动者。具体来讲即指现有工作绩效达到一定水平,且对企业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具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及成就动机,经过培养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人员。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培养适应战略发展的各类人才。中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校把发现、激发、培养和评价高潜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探索建设公司高潜人才队伍,服务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实践大局。

目前传统形式的培训与考核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考核针对性不够精准,由于参加人员范围有限、时间有限,考核覆盖面很窄,难以满足日常考核评价需要。二是培(养)训指向性不够明确。在培(养)训过程中不能根据考核评价结果、个人需求及时进行课程设置和调整,影响培训效果。这种考培脱节的情况影响了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RSA能力提升模式的考培一体方案。

二、创新考培模式

(一)RSA能力提升模式简介

RSA是一种“一站式”人才诊断、考核与能力提升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诊断与提升。

R(Role Play)指的是角色扮演,是要求学员扮演一个特定角色来观察其多种表现,了解其观察能力和相关综合能力。

S(Scene Simulation)情景模拟,是指根据学员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学员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A(Assessment)系统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并将其应用在组织发展与人才管理等企业管理领域。

综上,RSA是将学员置身于模拟环境中并进行角色扮演,并配合全过程的系统评估实现一站式人才诊断、考核与能力提升的模式。

(二)考培一体

以“RSA能力提升模式”为基础,在培训过程中完成考核,在考核中设计培训,实现考培融合。培训和考核内容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将考、培的结果最终指向实践与应用。

考培一体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1、针对性。在RSA能力提升模式中,将模拟特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并在特定的工作情景和压力下实施测评。

2、全面性。RSA能力提升模式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多种测评技术与手段综合运用,不仅能很好地反映受训者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测评其他各类能力和素质。

3、可靠性。RSA能力提升模式由多位专家及咨询人员分别对受训者给予评价,减少了因受训者水平发挥不正常或个别专家评价偏差而导致的测评结果失真。

4、动态性。动态性体现在将受训者置于动态的模拟工作情景中,模拟实际管理工作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不断对受训者发出各种随机变化的信息,要求受训者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情景压力下作出决策,在动态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考培组构成

培训对象:参与综合培训考核的高潜人才

咨询组:负责在培训开始前对参训高潜人才的所在地、所在岗位及培训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并出具调研结果,给出培训、考核建议。

专家组:根据咨询组调研结果,针对性设计培训、考核大纲、内容、方式等。据此设计具体培训方案,课程实施细则,确定培训讲师、教练等,并负责高潜人才记录的汇总与高潜人才培训、考核报告撰写。

教练组:负责组织、带领高潜人才进行团队建设、模拟活动及相关拓展活动,并全程记录高潜人才表现。

班主任组:负责过程中高潜人才日常事务处理,如签到,课程监督等,每班1名。全程记录高潜人才表现。

考培管理组: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及对内、外沟通协调工作。

三、建立科学考培流程

(一)前期调研

根据培训对象、初步培训目标,由调研小组制定调研方案并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采用包括团体焦点访谈、关键行为访谈、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深入了解企业、部门环境,部门及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内容、个体实际需求等内容。

时间:1周

在项目实施阶段,为了能给后期研究提供充足且准确的资料,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调研方法以获取准确的信息确保研究阶段的顺利进行。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开展调研的主要方法还有workshop研讨会、BEI访谈法、FGI访谈法和座谈法。

通过工作观察法等方法记录高潜人才在培训考核中的日常表现。工作观察法就是工作分析人员在不影响被观察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将有关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设备、工作环境等信息记录,最后将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为适合使用结果的过程。利用观察法进行工作分析时,应力求结构化观察,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和组织现有的条件,事先确定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时间、观察的位置、观察所需的记录单等,做到省时高效。

(二)出具调研报告并构建胜任素质模型

调研组向专家组提交调研结果。专家组根据调研结果出具调研报告,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根据调研结果、岗位说明书及其他岗位相关信息,构建高潜人才胜任素质模型。

根据调研结果、工作分析结果和企业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学、心理学方法进行研究,构建高潜人才培训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包括评价标准、能力种类、能力项等,作为高潜人才培训过程中的评价标准。

根据测评结果编制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计划,构建能力提升培训模型。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及项目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对项目研究的成果提出规划和建议。

时间:1周

(三)制定培训方案并设计模拟内容

在调研结果及参训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总体需求目标及其阶段细分目标制定培训方案,根据公司培训现状、学员自身实际情况等,编制针对于企业、部门或工作岗位特性的模拟培训方案。与此同时,选拔配置培训讲师、教练、班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

时间:1周

情景模拟作为RSA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根据学员将要从事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题,将学员安排在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员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对其处理实际问题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做现场考核,用以确定学员的素质特征及其适宜的工作岗位等。情景模拟主要针对学员外显行为、实际操作以及在他人影响下的表现进行考查。所以,情景模拟测试大多模拟的是实际工作情境或与实际工作场景更为相似的情境,它是一种预测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情景模拟在人员素质测评及选拔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可以为学员素质测评与人才选拔提供新颖而有效的途径;为学员提供表现机会并让他们得到培养与锻炼;更可以为组织发现岗位适配的最佳人选,使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实施考培

所有项目成员根据既定培训计划执行相应工作任务。

培训内容将传统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贯穿培训。考核形式为评价中心技术与行为观察法相结合。

情景模拟法

教练组根据专家组情景模拟的“剧本”,搭建模拟场景,还原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将学员置身其中并赋予其特定角色,解决场景中发生的问题。同时在设计上,采用大量的团队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以及部分团队建设、团队拓展活动等形式。这种有针对性的情景模拟设计,最大程度还原了实际工作情景,将矛盾集中暴露在培训中。并且相较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还可以整体、系统地考察整个受训群体,反映整个部门、群体的素质能力。

模拟结束后,由培训讲师、培训教练,对情景模拟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参与成员进行一对一反馈;所有学员需定期(如每天)填写培训日志,对自己的培训目标进行细分,确定培训行为,总结培训结果,使学员能迅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快速巩固新的行为模式。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有讲师、教练、班主任实时记录学员表现,并根据前期建立的胜任素质模型维度进行描述与初步评估,从而保证教练、讲师反馈的针对性、有效性。

所有笔试、面试成绩,视频、音频资料,教练、讲师、班主任记录及学员反馈记录、学员培训日志等,每星期反馈至专家组。专家组对每名学员及团队整体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修订下阶段培训内容。

6074f0af70e9e_html_73a054b4d6256d62.png

图:高潜人才考培一体化方案实施流程

整个培训过程一改传统培训填鸭式被动学习模式,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学员主动学习,促进学员行为变革,化被动为主动,提升培训效率,达到培训目的。同时,情景模拟改变了团队行为,促进了团体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培训效果的持续性。

(五)总结整理

培训结束后将所有材料汇总至专家组,由专家组总结项目成果,并出具团队及个人能力诊断报告及评估报告,由项目工作人员完成对项目过程资料的整理与汇编。

四、小结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对于人才的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发掘并培养高潜人才成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管理学视野出发,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了RSA能力提升模式的主要内涵和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考培工作落实应用的具体方式,为高潜人才的培养与考核认证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方案,对企业加强后备力量储备,服务企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