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病死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病死率分析

李国梁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 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病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和实验组(50例,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病死率仅为2.00%,整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结论 针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恩替卡韦;临床效果;病死率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类型,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而华为肝癌和肝硬化等。我国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乙肝疫苗,这也使得乙肝发生率从9.75%逐步降低到了5.00%以下,然而,当前我国现有的乙肝患者数量仍然较大,需要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加以关注。口服核苷类药物是当前乙肝肝硬化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对病毒的复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改善病情,抑制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患者54例,女患者46例,年龄最小值38岁,最大值62岁,均值为(52.5±18.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7年,均值为(4.5±2.5)年。结合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最小值39岁,最大值62岁,均值为(52.8±18.2)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7年,均值为(4.8±2.2)年,实验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最小值38岁,最大值61岁,均值为(52.0±18.2)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6年,均值为(4.2±2.3)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观察对象均经实验室、影响和临床检查确诊,配合保肝、利尿、休息等常规对症治疗,若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需配合输血治疗,若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则需要配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以此为基础进行100mg拉米夫定(生产商: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0581,规格:100mg)+10mg阿德福韦酯(生产商: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198)治疗,每天1次。实验组观察对象同时接受0.5mg恩替卡韦(生产商: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00019)治疗,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48周。

1.3 观察指标

显效指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指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60%以上,无效指患者治疗后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软件对表格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整体疗效。

2 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4.00%,病死率仅为2.00%,整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病死率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病死率

实验组

50

35(70.00)

12(24.00)

3(6.00)

47(94.00)

1(2.00)

对照组

50

22(44.00)

18(36.00)

10(20.00)

40(80.00)

5(10.00)

T值





8.665

5.674

P值





0.003

0.017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乙肝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问题,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会产生肝组织纤维化改变,肿瘤影响、过度饮酒、慢性炎症和病毒感染等均为当前应用较为常见的肝硬化诱发原因。乙肝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且可持续性较为明显,因而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恶化,其肝硬化风险也相对较高,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风险程度[1]。一般情况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已经恶化为了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此时患者的肝脏组织功能已经发生率严重的损害,相应的消化道出血、肾脏综合征、脑组织病变等各类并发症风险也会明显升高。此时针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对于乙肝病毒的复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进而调节肝脏组织和细胞内病毒的复制进程,消除肝脏纤维化、肝功能衰退的风险,这也是疾病控制的主要途径[2]

恩替卡韦分散片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质的一种,能够对多聚体功能产生抑制作用,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药物成分会直接作用于人体并产生磷酸化反应,增加活性三磷酸物质的合成量,且其能够与乙肝病毒细胞中的多聚酶产生竞争关系,切断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的合成途径,并对mRNA 的逆转录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阻断乙肝病毒DNA 链的合成,使病毒无法继续复制[3]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有效率为94.00%,病死率仅为2.00%,整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P<0.05),由此可见,恩替卡韦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整体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刘雷,张艳.恩替卡韦联合化瘀软肝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51 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3):259-260.

[2]邢宇锋,彭得倜,姜小艳,等.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4):317-318,328.

[3]雷君,许绿叶,王莹.恩替卡韦联合鳖甲煎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 45 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