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措施

申永耀

广西鼎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市 535500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水利及特种结构工程的建设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结构物主要作用是用于承受荷载或抵抗各种作用力,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因此,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指标。本文就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作详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在结构物中它主要是用于承受压力,且现行结构设计规范主要是以抗压强度为基础,因而在工程实践中抗压强度非常重要。同时,一般研究者假定混凝土的大多数性能都直接(至少是定性地)与抗压强度有联系,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容易、成本低。所以抗压强度就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实践者最为关心的混凝土的性质之一。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微小材料或环境的变化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参数、成型工艺、养护条件以及测试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水泥材料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成分,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所用的水泥标号越高,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越高。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水泥的强度增长率也将提高。

2、集料影响因素

对于水泥强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集料,这其中主要就是在于形状、尺寸等方面。水泥混凝土中的集料在一定的程度上一般主要就是采用的是天然的骨料,而高强度中的骨料这是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集料中若是具有高强度的模量,这样制作而成的水泥强度也是比较高的。

若是集料本身中的颗粒或是矿物等形状等在微观上这些都是会影响到水泥混凝土中的强度,在制成过程中就应该给要避免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造成混凝土中内部强度的变化,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一定的开裂等情况。

3、水灰比的影响

土木建筑行业中,若是将水灰比与水泥混凝土等强度看作是比较高度的负相关,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必然就会导致水灰比等越大,那么这个就会使得混凝土强度也就越来越低,水灰比越小那么混凝土的强度也就是越高的。这些原因都是由于微观上的水灰比等过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会导致水泥等基浆与集料之前等进行结合,内部就会出现很多的空隙,使得其强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粗骨料可以制成质量好的混凝土。但过强、过硬的粗骨料不但没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当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试验表明,增加骨料粒径对高强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小。粗集料的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因而一定要控制和选择好粗集料级配。

5、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砂的品种、含泥量大小、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方面。例如,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细砂所拌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要高于粗砂所拌制的混凝土,而抗压强度、抗冻性和耐磨性则要低于粗砂混凝土。由此可见,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是了十分显著。

6、施工技术的影响

模板工程对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是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是模板出现支撑不良等情况,会导致混凝土凝固不良等问题出现,导致混凝土内部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混凝土中的强度形成。

二、控制混凝土强度的控制措施

1、水泥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在制成过程中是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水泥标号,这样才能够保证水泥的技术与质量。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选择比较规范的技术与手段。水泥在购买过程中是需要在正经厂家来购买,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水泥在选购过程中是需要选择高强度的水泥,这样混凝土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会有着一定的缩短,这样也是可以控制住水泥的用量与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目前,市面上的水泥品种多种多样,要想确保其等级、标号符合混凝土施工需求,就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实际施工需求来购买水泥材料,使其品种和标号等能够与基准要求相吻合,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任何影响。

2、细骨料控制

对于细骨料质量进行控制,就要确保砂的品种、含泥量大小、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尤其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的控制,必须使之处在可控范围内,一般应保持2%-3%以内的含量,这样才能降低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另外,也要注重砂细度模数的控制,尽量使其保持在2.3-3.0之间。

3、粗骨料控制

粗骨料质量的控制,必须注重骨料粒径的大小,通常应以最大粒径3.2cm的石子或碎石为主,并且还要检查粗骨料的压碎值、级配、针片颗粒含量等,全部达到基准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配制。

4、混凝土集料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是需要选择适合的集料,同时还是需要对集料中的形状、颗粒方面的大小来进行一定的控制。对于砂石等方面的骨料中额质量来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控制,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还是需要适当的融入粉煤灰,这样都是可以提高和易性与降低水泥的水量,并且还是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5、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

混凝土中在制成过程中是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水灰比,对于水灰比还是需要进行适当的搅拌,其中还是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减水剂等来对水灰比进行一定的控制。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还是应该要是适当的控制游离水中的含量,这样对于水凝土中的空隙等都是有着一定的降低,进而提高水泥混凝土中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建筑质量。

6、外加剂控制

外加剂质量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确保外加剂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在购买过程中,尽量让其出示质量保证证书和性能试验报告等相关证明资料。

其次,在使用外加剂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专业试配和检验,进以看外加剂质量是否与工程所用水泥相适应。

  1. 应严格检查外加剂的生产日期,避免出现失效产品混入其中,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2. 在添加外加剂时,要控制好其添加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同时还要适当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制作质量,使其强度和耐久性都能达到最高标准。

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和造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时,相关单位必须对混凝土质量加大管控力度,找出具体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强度,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森.探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04:114-115.

[2]郭艳秋,高淑华,史军.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7,08:288-289.

[3]王锋.浅谈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6,11:91-92.

[4]朱百乐.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建筑节能,2008(4)

[5]燕传峰.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