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数据库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建筑工程成本数据库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詹爱华

中虹建设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来临。在新时代里,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其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运用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性发展,对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及运用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概述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相关内容,结合国内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程成本数据库;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时代已经来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与产业的加速融合,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数字时代,建筑工程业提出了成本数据库的概念。成本数据库就是企业通过搜集和积累项目开发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数据,经过处理后,总结形成各类成本指标库,并利用这些信息为企业运营决策及新项目的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以实现成本最低和市场最大化。成本管理数据库作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当中重要环节,其发展和完善对于工程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该课题的探讨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提升成本管理数据库的相关工作以及工程成本的掌控力度,通过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建筑工程成本得到控制的同时,更有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1. 建筑工程成本数据库管理现状

在新时代,我国城乡一体化改革工作不断的推进和完善,其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增加,规模不断的扩大,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也渐渐地得到了相关行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实际工程正式开始之前以及在投产之后两个重要的经济管理阶段。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才能有效的提升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相应的建筑工程在有限的经济资源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大数据应用下,建立工程成本数据库有利于整个成本管理从主观到客观,从横向到纵向全方位的进行成本管理。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产生的大量数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很多企业使用计算机作为办公工具,也大都是用来做文字处理、表格报表处理和资料的储存、记录,而没有把这些隐藏书面的资料文档或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挖掘、研究、分析和应用,让数据沉睡,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其次项目成本管理方式还相对落后,缺少数据集成管理手段,传统的EXCEL表格处理模式还存在很多劣势,难以胜任当前的管理要求,诸如集成性差、分析处理缓慢等等,还有EXCEL表格可以随意修改或因为人为的公式链接失误也会给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带来质疑和担忧。即使市场上已经一些如广联达、斯维尔等工程造价软件,其更多地也只是应用于工程量算量及计价方面,而没有对数据进行收集管理,缺乏专业的工程数据应用软件。目前,由于很多计算机软件开发商缺乏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经验,而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实现信息化建设应必备的项目管理及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知识,这就有可能出现软件开发后,不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情况,无法为数据库服务的现象。

  1. 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分析

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在正式建立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之前,要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作为基础,从而在数据库建立的各个环节阶段都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所带来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他们是在建立过程当中为成本管理数据库提供相应的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生产的主力军,其次是理论研究人员,也就是在对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当中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计算机工程人员,由他们负责把数据库的信息通过开发软件,互联集成应用,为理论提供数据支撑。

企业通过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制度,能够确保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在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数据都能够得到准确的记录和收集,并且能够将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全面客观且准确及时的反馈到数据库当中,从而将数据统一整理,有效的存储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其搜集的原始数据是整个数据库建立的基础,要明确数据库在收集初始数据时要坚持的原则是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并且真实可靠。只有坚持以上原则,才能确保数据库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而且还可以便于计算,以有利于提高数据利用率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建立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发展新时代的互联网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工作,所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运用以及计算机成本管理软件的辅助,都是以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建立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地开展计算机相关科学技术的软件开发,没有软件开发能力的相关企业可以选择适合的软件来进行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利用信息和反馈信息之间的循环,其变化往往都是动态的,具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使工程成本借助动态变化规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的完善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相关工作,除了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充分成本控制意识外,还需要调动全员积极参与进来。现在各企业大力推行BIM技术,虽然能实现设计与算量同步,能进行清单进度申报管理、资源管理、工料机结算价差管理、工程结算量差管理等,但其在成本管理数据库方面还没有真正发挥其信息技术的潜能,诸如导入历史工程数据实现对标或进行在建成本实时动态跟踪等等,所以,市场仍需要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开发配套应用软件,使庞大的工程数据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归集和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力量,从执行层到管理层,从数据收集整合到程序集成,实现归档信息的指标数据快速提取计算,解决目标成本技术经济指标的来源可靠性问题。

成本管理数据库在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在于对成本进行管理。其主要方法包括利用成本数据库所存储的历史信息和数据,然后通过其动态变化掌握规律或者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工程成本的预测,对于其材料费,人工费以及机械费的价格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估。并在此基础上,再用回归分析法来对工程的单位工程以及单项工程进行成本估计,从而进行整合,对工程整体成本来进行预测,再利用成本数据对标和趋势分析,对标历史和市场数据,不断进行修证和调整,提高目标成本的精确度。

为了更好的提升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加入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法来提升其工作效率,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成本管理数据库当中也有一定的应用,通过结合新时代的高新科技,能够大大的提升成本管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结束语

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数据库的相关工作,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建筑企业通过建立成本体系、沉淀成本数据、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库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其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积累的数据也是企业的巨大财富,同时加强新技术人才培养,提高数据库的建立及运用水平,对推动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罗生,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展望.2015(10):60-62.

[2] 车春郦,杜春艳. 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