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关节微小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ct扫描在关节微小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黄秋萍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在针对关节微小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分析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98例关节微小骨折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ct扫描诊断,用ct扫描诊断的结果对比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病理诊断的结果,分析两组结果的相似度。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患者在接受ct扫描诊断之后,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整体并不具备显著差异。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微小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扫描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整体较高。

关键词:ct扫描;关节微小骨折;诊断价值


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类问题,而从微小骨折的情况来看,患者骨折的位置具有较高的隐蔽度、骨折的范围相对较小,患者在发生骨折问题之后漏诊以及误诊的概率相对较高。但是,在患者关节位置的微小骨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之下,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导致后续的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伴随着最近几年ct诊断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微小骨折的检查中,ct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文章就具体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为我院2020年全年接诊的98例存在关节微小骨折问题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41.2±3.8)岁。经过手术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属于四肢关节微小骨折,骨折的类型主要包括肘关节骨折、腕关节骨折、膝关节骨折以及踝关节骨折。

1.2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CT16排及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为多排螺旋CT检查仪CT16排(西门子新一代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T)及64排(型号:Sensation n 64),检查过程中,患者先将自己的体位调整至俯卧位,扫描的层厚参数设置为1~2mm,先为患者进行定位片扫描,根据扫描的结果来为患者制定检查计划,扫描的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踝关节、腕关节以及周边的骨骼等[1]。在实际进行扫描的过程中,扫描位置主要为轴位。通过螺旋扫描的方式采集容积数据,在结束扫描的操作之后,要对扫描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重现,将其转化成容积数据包,在这一过程中,间隔的指数设置为0.3mm,层厚的指数设置为0.5mm,通过应用事先建立好的容积数据包,借助ct副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来重建,扫描过程中要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方位出发进行切割,确保扫描的结果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的骨折线方向、骨折位置以及患者骨折位移的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与ct扫描诊断结果的差异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者的相似度分析ct扫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比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与ct扫描诊断结果的差异n%

组别

例数(n)

肘关节n(%)

腕关节n(%)

膝关节n(%)

踝关节n(%)

病理诊断

98

35(35.71)

32(32.65)

41(41.84)

30(30.61)

CT诊断

98

34(34.69)

31(31.63)

40(40.82)

30(30.61)

X2


0.97851

0.63334

0.91257

0.66729

P值


0.092

0.087

0.064

0.078

3讨论

关节微小骨折发病的原因相对复杂,外部创伤是导致此类问题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人体的很多关节都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尤其是对于人体的四肢关节来说,关节结构的复杂程度往往更高,由于人体的关节部分存较多的骨性结构重叠的情况,加之患者在骨折损伤相对较轻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往往很难被发现,诊断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对较高

[2]。而为了对患者的关节微小骨折问题进行更好的治疗,高质量的诊断必不可少,医生只有在充分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基础之上,后期治疗的效果才能切实得到保证。以往,在针对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都是X线平片的诊断方式,但是,由于这种诊断方式的分辨度十分有限,无法对患者的病变部位实现精确显示,尤其是在患者属于关节内骨折的情况或是骨折移位程度较小的情况,诊断的准确率很难被保证,进而对医生判断患者骨折的分型以及后续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保证[3]。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选择的诊断方式主要为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过程中所重建的图像主要为轴位图像,这种显示方式不仅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的骨折状态,包括粉碎性骨折患者、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情况都能实现很好的显示,同时,医生通过分析扫描结果,还能够有效判断骨折移位的情况以及骨碎片的来源情况,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除此之外,从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方式自身的特点来看,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具有较强的时间分辨率,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这种诊断方式在诊断关节微小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针对部分患者存在的撕脱骨折问题,诊断效果整体较好。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关节微小骨折的患者由于骨折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小,骨折程度整体较轻,且患者在发病之后不存在明显的征象,加之患者的关节位置结构自身具有较高的复杂度,临床诊断难度整体较高。但是,在诊断不准确的情况下,由于人体的关节活动量普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骨折问题也会进一步加重,进而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用ct扫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从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在对肘关节、腕关节等上肢关节微小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还是对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微小骨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诊断的准确率均相对较高,诊断效果整体较好。进而使医生能够对于患者的病情作出更加精确的判断,为后续治疗效果的整体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针对关节微小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扫描的诊断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但是此类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诊断的准确率整体较高,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之下,是一种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永强,汪洋,鲁斌,耿家金,程加峰,杨民,张强,赵平.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中青年膝关节软骨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28(24):2287-2289.

[2]杨晨松,陈春华,李建锐,邵钦,沈阳,孙贵新.掌侧经皮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微小移位腕舟骨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05):332-333.

[3]何秀珍,梁峭嵘,周伟生,黄钰坚.高频超声诊断足踝部微小骨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