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治疗非面部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4

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治疗非面部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程秋梅,陆劲,陈洁,黎海娜

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治疗非面部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59例非面部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涂抹皮损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毫火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1)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的痊愈、显效例数及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痊愈、显效例数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同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了皮肤瘙痒、灼热、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一涂抹卤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疗法治疗非面部白癜风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卤米松;毫火针;白癜风


白癜风,又称白癜、白驳、斑驳,是一种获得性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颈、四肢等部位。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传统医学认为白癜风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1]。目前,临床治疗白癜风主要使用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脱色素治疗及自体表皮移植等,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存在疗效不佳、易复发等问题[2]。本研究采用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治疗非面部的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19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的59例非面部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白癜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皮损分布及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组别

n(例)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岁)

病程(周)

皮损分布

(颈部/四肢/躯干)

皮损大小(cm2

实验组

29

11/18

38.3±6.1

42.3±9.4

13/20/13

34.9±6.1

对照组

30

12/18

37.9±5.9

43.2±8.9

15/21/13

33.8±6.6

χ2/t值


0.027

0.256

0.378

0.073

0.664

P值


0.871

0.799

0.707

0.964

0.509


    1. 纳入标准:①参照2003年修订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3]确诊为白癜风患者;② 1周内未进行治疗者;③依从性好,遵守治疗方案。排除标准:①有其他皮肤病;②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或自身免疫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晕针者;⑤卤米松过敏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9034/2019021),每日两次涂抹皮损处;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毫火针疗法。毫火针疗法操作:患者皮损处皮肤消毒后,毫火针疗法实施者左手持已点燃酒精灯,右手持1寸毫针,酒精灯加热针体,直至针尖烧至红白,迅速浅刺、轻刺皮损区,以轻刺至微出血为度,针间距离均匀,密度约为0.2 cm,直至皮损处布满刺点。刺后 24 h 内勿接触水,每 2 周治疗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 6 个月。

    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分别对皮损部位进行拍照,观察并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后3、6个月的皮损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皮肤瘙痒、灼热、红斑等)发生情况。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素性皮肤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疗效标准[4]进行疗效判定。痊愈:皮损处白斑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皮损处白斑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50%皮损面积;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为10%~49%皮损面积;无效:皮损处无色素再生或白斑范围扩大。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3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实验组白癜风患者的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略升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3 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9

2(6.90)

7(24.14)

18(62.07)

2(6.90)

31.04

对照组

30

0(0.00)

4(13.33)

17(56.67)

9(30.00)

13.33

χ2


7.286

2.690

p


0.063

0.101


2.2 2组6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的实验组、对照组白癜风患者间的痊愈、显效例数及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9,P=0.030;χ2=7.766,P=0.005)结果见表3.

表3. 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9

9(34.62)

13(44.83)

6(20.69)

1(3.45)

79.45

对照组

30

3(10.00)

9(30.00)

13(43.33)

5(16.67)

40.00

χ2


8.959

7.766

p


0.030

0.005

2.3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的患者均出现了皮肤瘙痒、灼热、红斑等不良反应,但经暂停涂抹卤米松乳膏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次)

组别

n(例)

皮肤瘙痒

灼热

皮肤干燥

色素沉着

实验组

29

7

8

8

0

对照组

30

9

10

8

2







χ2


1.804

p


0.614

3谈论

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获得性以表皮黑素细胞丧失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表征为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白斑。目前其发病原因仍未完全清楚,传统医学则认为白癜风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复受风寒之邪,致气血失和,或气滞血瘀,血不滋养肌肤而致,气血失和是白癜风发病的关键病因[1]。尽管白癜风极少危及生命,但暴露的皮损严重影响患者形象,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及心理健康[4]。目前临床上治疗白癜风主要使用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脱色素治疗及自体表皮移植等,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疗效不确定、易复发等问题[2]。因此有学者建议对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白癜风应实施综合治疗方法[5]。毫火针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非药物外治法的常见治疗方法,能“引火助阳”,能激发经气, 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6]。本研究旨在探讨白癜风常用治疗药物卤米松乳膏联合火针疗法综合治疗非面部白癜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疗法治疗非面部白癜风患者治疗的痊愈、显效例数及有效率较单一卤米松乳膏涂抹皮损处的患者明显升高,特别是治疗6个月后,提示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疗法在治疗非面部白癜风能取得显著疗效。这与国内的研究结论一致,卤米松乳膏通过多途径调节患者免疫系统,直接减少真皮黑素细胞的损伤,恢复黑素细胞活性进而缓解皮损[7,8]。毫火针兼备了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可通过火针的温热效果刺激穴位从而温通经脉、活血行气,加速患者受损皮肤恢复[9,10]。而毫火针穿透皮肤形成的孔径增加了皮肤对卤米松吸收率及渗透率,提高卤米松药物生物利用度。尹玉清等11]也曾在研究中显示, 相较于卤米松乳膏单一应用对白癜风患者进行治疗,火针的使用可促进药物效果,从而提升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了皮肤瘙痒、灼热、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了色素沉着,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较快缓解,没有中断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基本相同,这与本研究预期设想认为实验组不良反应应高于对照组的设想不一致。本研究预期认为毫火针穿透皮肤形成的孔径将增加卤米松乳膏的吸收率及渗透率,提高卤米松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样也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基本相同,这与本研究预期设想相悖。分析原因可能与绝大部分患者存在的“激素恐惧”有关。“激素恐惧”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皮损得到有效控制后,自主降低涂抹剂量和涂抹次数,后期的问诊也确认了这一事实。

总而言之,卤米松乳膏联合毫火针综合治疗非面部白癜风明显优于卤米松乳膏单一治疗,可缩短疗程,降低成本,应用也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花.中西医结合外治白癜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0):183+186.

[2] John E. Harris. Cellular stress and innate inflammation in organ-specific autoimmun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vitiligo.Immunol Rev. 2016 Jan; 269(1): 11–25.

[3] 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07):62.32-34.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01):65.

[5] Mariana Gontijo Ramos, Daniel Gontijo Ramos, Camila Gontijo Ramos.Evalua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to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noncultured melanocyte/keratinocyte cell suspens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vitiligo.An Bras Dermatol. 2017 May-Jun; 92(3): 312–318.

[6] 赵雪琪,刘红霞.火针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0,38(06):101-103.

[7] Lu-Mei Wang, Wan-Jiao Lu, Jing-Tao Yuan, et al.Utility of dermoscopy for evaluat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acrolimus ointment plus 308-nm excimer laser combination therapy in localized vitiligo patients.Exp Ther Med. 2018 Apr; 15(4): 3981–3988.

[8] 高东文,张艺锐.白癜风的中西医发病认识和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08):112-116.

[9]邓涵杰. 火针联合NB-UVB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

[10]鞠理,张峻岭.针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4):175-177.

[11]尹玉清.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价值[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04):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