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

喻庐荣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9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与建筑行业是息息相关的,如今国民经济腾飞,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具体表现在行业中就是建筑项目逐渐增多,规模也在逐渐增大,这使得建筑工程具有了更高的难度。建筑行业本身就十分复杂,涉及部门多,人员数量也大,所以协同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它有效地避免人员因失误操作而造成的建筑事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各部门团结协作,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项目中如何应用协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管理;协同管理;运用实践;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发展程度逐渐扩大,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涉及到了多个环节的统筹和规划,不仅包括物料的采购、人员的管理,同时也包含了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的监督和审核,其涉及内容十分复杂,工作难度也比较高。所以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完成建筑项目的现场管理,促进行业进步成为了建筑领域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协同管理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在建筑工程中项目所在来的风险和失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扩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且以协同管理增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互通有无,共享建筑工程的进度和相关的数据信息,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可以针对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沟通,使项目可以顺利展开。

1.建筑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建筑项目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缺乏系统且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以及项目负责人都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的管理方法的,并不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经验,无法科学合理的规划项目的进度,使得在施工现场很容易就会出现很多突发问题。其次就是管理流程十分混乱,建筑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涉及人员多,涉及的工作部门也比较多,而对于在不同部门工作的施工人员来讲,不同的工作理念使得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方法上会出现很多差别,如果缺少明确且正规的制度和体系对人员进行约束,那么施工现场很容易就会发生安全事故[1]。最后,施工管理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在具体的施工建筑过程中很容易因职责混乱而造成工地安排的混乱,不管是在什么行业或者是什么工作内容之中,只有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使工作内容可以顺利展开,使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但在目前阶段,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权利和岗位责任的划分也比较模糊,所以在出现施工问题时,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推脱,很难找到承担责任的具体人员,久而久之,项目管理就变得十分困难。

2.建筑项目管理协同管理的概念及应用

2.1协同管理的概念及阐述

协同管理在广义上指不同组织为同一目标共同奋进,相互协调,在这个协同管理的过程之中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是不同的工作设备、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关系之间的协调和配合[2]。所以在项目的协调管理中更注重的是资源的分配以及任务的分工,只有统筹安排才能使项目顺利展开并达到预期的建筑效果,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是十分复杂的,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也比较多,以协同管理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利益群体之间的交流,从而奠定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

2.2以协同管理强化工程质量

在项目管理进行质量强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针对性地对人员展开技术培训,包括工作意识、工作能力等的培养,可以适当的为工人讲解实际的工程案例,加强对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技能的宣传,不仅可以使施工人员可以对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有十分明确的认知,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参与人员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从而避免因人为而产生的施工事故,提高整个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监理单位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对建筑项目进行验收,在这个验收过程中,需要做到人员自查、部门自查,把控好每一个细节,并且在此过程中也要保护周边的环境和设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3加强项目内部协同管理

在实际的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做好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包括供求、人际以及其他等多种类型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升协同管理的效果。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十分复杂,所以人际关系也是工程协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可以合作顺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部门之间的互补才能更好地展开工作内容,提高工程效率[3]。而且处理协同管理中的供求关系也是为了保证物料的供应及时、信息资源的准确。若想让项目顺利地开展,那么就必须要有十分充足的物料供应,但是在供应过程中,为保证成本不能过高就要避免出现资源过剩的状况,资源过剩会造成成本负担,资源短缺又会导致施工延缓,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也要处理好供求关系,以稳定的供求关系降低在项目处理过程中各项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4促进项目外部协同关系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除内部关系的协同之外也要注重协同外部关系,做好建筑工程的配合工作,不同部门之间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工程内容也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部门、单位也比较多,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地完工,一定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配合,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率,获得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经济效益[4]。首先就是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并且明确各方责任义务,而在施工过程之中,就需要施工单位把控物料,对其检测进行验收,控制周期,做好质量管理。在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之间也要进行配合,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预验收,协同监理单位整理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监理单位是代表业主方的重要管理部门,只有加强沟通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质量,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由于涉及到多部门、多人员,工程周期长,内容复杂,所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若想将冗余的数据进行整理就必须协同各部门,共享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所以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等都需要协调好部门内部的资源和外部的工作关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借此督促工作的顺利展开,使各部门之间可以紧密配合,人员之间协调沟通,提高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共享性,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翾.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初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46):258-259.

[2]张连营,于飞.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协同管理系统框架构建[J].项目管理技术,2014,12(12):43-46.

[3]周静瑜.建筑工程单一业主“集群项目”的协同管理模式探索[J].建筑施工,2013,35(7):686-689.

[4]温冰.协同管理理论在新时期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6):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