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阳极质量提升管控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生阳极质量提升管控浅析

高 乐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19000

【摘 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西北某碳素厂关于生阳极沥青配比的现状情况,对该分公司生阳极沥青配比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管理角度分析如何降低生阳极沥青配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阳极;沥青配比;数据;物料;工艺;设备;精准操作。

1前言

碳素是电解铝冶炼过程的重要辅助部分,其任务是电解所需的阳极组,阳极组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铝锭的最终生产成本,而生产阳极的所需原材料则是影响阳极技术指标及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北某碳素厂成型工序沥青为液体沥青,每年液体沥青采购资金数目可观。根据对该厂目前生产工艺等方面分析,沥青使用量有进一步降低可操作性,从而降低生阳极整体生产成本。

2现状分析

2.1 目前,西北某碳素厂成型工序生阳极沥青主要生产原料来自外购的液体沥青,经过几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为降低生阳极整体生产成本,沥青配比有进一步降低的可操作性。2014年,西北某碳素厂成型车间完成液体沥青项目技改,并投入使用。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该碳素厂一直外购液体沥青进行生阳极生产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沥青配比保持较为稳定,但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增加,设备使用效率有所波动。

2.2 该碳素厂成型车间的设备年限增加,生产工艺亦随之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整体较为固化,未进行全面分析,精准调整。这样即使得生产设备运行与工艺以及最终生阳极的产品品质的未精准匹配,产品质量与降低生产成本效益控制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2.3 该碳素厂石油焦均为外购延迟石油焦,约95%的8mm以下粉焦量超60%,同时挥发分也波动频繁。粉焦量偏高造成煅后焦物料偏细,进而影响后续成型工序生阳极沥青被动调整,生产工艺不进行细化匹配的情况下,上游物料品质波动一定程度制约该成型工序降低沥青配比可操控性。

2.4 随着生产时间推移,面对长时间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岗位人员难免产生懈怠心理,在生产设备检修、工艺控制、质量监管方面思想责任新有一定松懈。各项工艺参数可能无法做到精准实施,即生阳极沥青配比在生产过程中亦出现波动,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2.5 上下游工序,对数据共享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及时反馈,实时共享,以至于上下游工序在产品出现一定波动后,不能根据下游反馈数据对上游生产工艺做出调整。在数据共享、反馈以及工艺调整方面有一定提升空间。

3.结论及建议

该碳素厂成型工序在设备运行、检修,工艺调控,物料管控,人员责任心精准操控,以及上下游数据反馈衔接方面有一定提升空间。

介于上述情况,为提升生阳极质量。现提出以下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

  1. 提升设备检修成效和运行效率。成型车间应当参考设备、备件初始数据或行业内优秀企业可借鉴的检修模式,在设备运行、检修方面,尽可能提升效率,争取在设备检修期间将设备检修到位。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其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进而稳定生产工艺操作,提升产品质量。

  2. 工艺参数与设备匹配定期优化。成型车间每台主要设备的主要工艺控制点应该与该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匹配契合,并对每台设备工艺控制点进行调整后的生阳极质量进行质量跟踪和数据分析对比,根据数据反馈结果确定优化的成效,在设备设施无变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固化该工艺操控,提升产品质量。

  3. 物料管控。成型主要生产物料为煅后石油焦、沥青、残极和生碎,其中煅后焦为外购延迟石油焦经过煅烧后产出,沥青为外购液体沥青,煅后焦和沥青占比较多。其中石油焦粉料较多,导致煅后焦粉料偏细,进而一定程度影响成型车间生阳极配方稳定,产品质量波动频繁。同时,液体沥青由于市场竞争,分公司液体沥青目前无法实施单一厂家供货,导致沥青使用期间存在混合使用,致使后续产品质量波动,质量追溯存在难度。因此,针对以上两种主要生产物料,可以从石油焦、沥青入场抓起。除质检单位的常规检测外,可以加强专人的外观检查,以及临时抽检送样,并对粉料偏大的石油焦物料予以退换货,保障石油焦供货质量。对沥青运输车辆及沥青来源加强专人监管,对于涉嫌造假的发货单位予以罚款、拉黑处置,保障沥青供货质量。同时加强返回残极的质量监督检查,减少物料中电解质、灰分等。

  4. 提升人员责任意识,实施精准操控。强调人员责任意识,加强专业操控培训,定期组织抽查。实施岗位人员责任制,要求该岗位的产品、设备运行、工艺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责任制,并形成机制。同时,班组间横向比较,进行奖励或者罚款,形成车间内部良性竞争,为提升产品质量,增添活力。

  5. 上下游数据实时共享,共同协作。各生产车间,上下游各产品生产工艺调整、配比以及产品最终质量情况统计进行实时共享,为上下游质量追溯、工艺优化调整提供更准备的数据依据,用数据指导生产。用统计数据分析、辨别生产环节的细微差距,予以及时修正。同时,可以在产品质量出现波动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上下游工序的各个工艺点和设备进行逐个分析对比,以实验反馈数据为科学依据来调整工艺或对设备运行、检修情况作出评估,更合理的提升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西北某碳素厂生产统计年报;

【2】西北某碳素厂原、辅材料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3】西北某碳素厂原、辅材料出入库管理制度;

【4】西北某碳素厂原材料检测检测频次和项目说明;

【5】西北某碳素厂物料统计台账;

【6】西北某碳素厂物料理化指标统计台账;

【7】西北某碳素厂大宗原材料管理制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