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公路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及防治措施

肖永平

中铁十五局集团二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进步,道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设计人员通常会考虑到地理环境因素和成本控制因素,从而采取挖掘隧道的方式贯穿山体。需要采取隧道挖掘的往往是地处山区,公路修建途经一座较为庞大的山体,并且无法绕过该山体,只能通过贯穿山体内部打通隧道,从而保障公路工程按照施工设计路线进行施工。该种公路隧道挖掘施工往往有一系列的施工操作过程,从初期的山体现场数据勘探,地质勘探和山体贯穿方向操作流程总设计图制定,中期的挖掘、贯穿和防排水施工作业,到后期的的养护管理作业,这一系列施工过程中,防排水施工则是隧道工程当中的重要环节。能否将防排水施工作业应用良好,从根本上影响了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公路隧道; 防排水; 施工技术; 防治措施;

1 公路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现状

在进行公路隧道贯穿挖掘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资金投入较大,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工艺流程颇多。所以,公路建设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细节提出重视。另外,在进行公路隧道挖掘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环境较为复杂,处置情况不同。所以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进行隧道挖掘的过程中,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细节,就是隧道防排水环节。隧道防排水的有效利用能够保障隧道主体的稳固性,降低出现塌陷的概率,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防排水系统出现液体泄漏,就会导致隧道墙体受到侵蚀,降低隧道墙体的牢固性,进而会有一定概率发生崩塌的严重事故。通常情况下,能够对山体进行隧道挖掘的贯穿作业,往往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山区地域,该地域山体众多,地势情况复杂,土质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防排水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隧道内部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要检测土质状况,再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防排水措施,进而降低防排水系统渗漏的危险。另外,在进行隧道防排水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味的按照往常的防排水施工方式是不可行的,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总质量。由于不同施工隧道工程所处的施工环境不一,施工地理条件和土质也会有着较大差别。所以不同施工隧道不能生搬硬套同样的隧道防排水施工方式。部分施工企业在进行隧道工程制定的过程中不够严谨,导致原有方案并不切合现场施工过程实际,大大降低了施工工程的进度,还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在进行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部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较低,施工完成后的应用质量较差,这就为施工隧道后期养护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因此,在进行施工隧道挖掘工作的过程中,防排水施工也是不可忽视的,该工程的应用在公路隧道挖掘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

2 公路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防治对策

在进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工程最开始的环节就要将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其中,做好预防工作。在进行防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该技术的应用主要遵循防水、排水、节水、堵水四个技术条件相互结合。再根据公路隧道工程现场环境和土质状况进行技术抉择或者分步进行。做好防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工作,将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重视。另外,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对防排水施工系统进行定期维护。避免防排水系统出现损坏缺失现象,从整体上提升隧道工程的质量,降低施工工程发生事故的概率。

2.1 进洞前的防排水处理

在进行隧道贯穿工作开展之前,就要对隧道洞外地表进行防排水施工作业,为后续隧道贯穿施工过程中,防排水作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防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地表进行防排水施工,实际操作当中可应用开挖排水沟,节水渠,井点降水方式进行防排水施工,并在进洞后详细对前壁和洞顶进行勘探,做好岩石稳固性的测量。在发现岩石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时,可先采用混凝土进行填缝处理,再使用相应的砖石进行辅砌,保障洞体全面的牢固性,再将洞体辅砌完毕后,施工人员还要对洞内的积水进行及时清理,尤其是路段当中的积洼水坑,要运用抽水泵将内部的存水抽干,保障施工隧道地面整洁无积水,无异物。最后施工人员还要做好地面的检察工作,搜寻地面小型泉眼,倘若地面上有小型泉眼,就要利用抽水设备进行抽水,保障隧道内部的排水工作顺利。、

2.2 挖掘中对涌水地段的防排水处理

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部往往会出现涌水的状况。涌水产生受到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在对涌水进行防排水处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其原因,选择合适的对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涌水主要由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从而产生地面岩层断裂地下水涌出,为施工过程造成困难。涌水的产生,会导致洞顶的岩石层受到破坏,岩体变形或者洞体不牢固,导致大量的雨水渗漏到隧道内部,这些原因都会让隧道内部出现涌水。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针对用水进行相应措施的治理工作,首先要根据涌水的产生原因选择较为合适的涌水治理方式,还要对涌水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测量,最后制定出详细的治理措施。可先对涌水根部进行打孔,再用导管将水流导出。另外,还可以对岩面岩层进行勘探,再采取压浆的方式进行水流倒出,如果涌水集中量较大,还可以先用锚杆将裂缝当中的存水引出,再对岩面裂缝进行喷锚施工,从而保障岩面的牢固性。最后在处理大范围大水量的用水过程中,可先用导管将大部分的涌水导出,再用混凝土进行岩层裂缝抹平。将岩层内部的裂缝全部封堵后,再用混凝土和砖石进行辅砌,加强隧道内部洞体和岩层的牢固性,保障隧道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2.3 支护中的防排水施工

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在隧道初期支护作业当中,应用防排水施工技术,从而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实际隧道挖掘工作过程中,部分工程后期呈现的问题,其主要产生的原因就是前期支护作业当中防排水工作没有被重视。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就要加强支护作业当中的防排水工作,减少洞内出现渗水的状况,加强支护作业过程中的修复工作,一旦洞内墙壁裂缝出现渗水,就要及时对裂缝进行混凝土抹平,修补岩层当中的裂缝,可采用压浆的方式,对岩层内部缝隙进行修补,将岩层内部缝隙的积水封入岩层内部,避免渗水漏水问题。

2.4防水层施工

为了保障公路隧道施工防排水作业的准确性,就要加强防水层的施工专业性,施工人员要保障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充分提升防水质量。通常情况下,防水层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技术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在进行防水层铺设之前,要对支护表面进行全面清理,保障支护表面整洁平坦无异物。另外,在进行支护表面多余物体切除的过程中,要保障横切面整齐规则。通常情况下支护表面的切割物质往往是暴露在外部的钢筋或者锚杆材料,需要施工人员在切割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找平,防止金属材料对防水层造成损坏。在进行防水层铺设之前,要对周围岩石铺设无纺布,从而起到加固的效果,提升防水层的稳固性。第二,加强防水板在周围岩石面的附着性能,就要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从而保障防水板的稳固效果。在进行防水板岩层面固定作业过程中,要保障固定面和岩石面的拱部距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第三,在进行防水板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尽最大可能将防水板和岩层面上的混凝土结合,提升其稳固性和防水性,在贴合方式上,可选择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铺设方式,从而达到铺设的防水效果。

3总结

为保障我国公路建设质量不断完善和进步,就要提升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并将隧道挖掘过程中的防排水施工作业做好,为后续隧道挖掘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施工人员应制定合理的防排水施工方案,让隧道挖掘过程中的防排水施工有效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防排水技术,从而保障隧道挖掘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光亮.简析公路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四川建材,2018(5):149-150.

[2] 刘建.概述隧道工程中的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商品与质量,2014(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