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对提高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对提高疫苗接种率的影响

干太永宗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迪庆 674500

【摘要】目的:评估构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对于提升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30例/组,参照组接受传统干预方式,研究组接受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将2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疫苗接种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接种及时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预防接种平台模式;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


免疫性接种是一种利用生物或药剂在健康人体进行接种产生相应抗体的干预措施。该过程需进行大量数据研究及接种实验,可有效提高小儿传染病防御能力。国内接种干预发展较早,主要是因小儿接种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小儿成长过程中,自身抵抗能力较弱,传染病感染几率较成年人高,其威胁着小儿的健康成长。有计划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可增强小儿直接抗传染病程度,是一种具备科学性、时效性的措施。因此依照国内外免疫性计划防御内容,由医院专业工作人员对小儿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操作[1]。评价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可以使儿童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适龄儿童60例平均分为2组,参照组与研究组各为30例,接受传统干预方式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结合预防接种平台模式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参照组,男性和女性儿童各为18例和12例。年龄范围在7个月~3岁,平均年龄(1.86±0.23)岁。研究组,男性和女性儿童各为15例和15例。年龄范围在6个月~3岁,平均年龄(1.76±0.35)岁。2组适龄儿童的资料相比较,(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传统干预方式,医护人员积极向其家属宣教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其家属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常见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计划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家属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并能按时为小儿进行接种。

研究组,接受预防接种平台模式,第一,建立预防接种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经验分享、专家问答、接种时间提示、支持查询等板块。第二,使用方法指导。在儿童结束第一次接种后,医护人员邀请儿童家属或者监护人关注本院微信平台,并将具体使用方法详细告知家属及监护人。第三,知识查询。每周一由护士轮流对各位监护人提供有关疫苗的接种种类、时间、国家相关政策等信息,同时将儿童疫苗接种后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应对措施告知监护人。第四,定期更新。将专家或科室讨论得出的有关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在公众号上定期上传。家属或监护人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做出及时反应。同时主管护士和护士长主要负责回答家属或监护人提出的问题。第五,接种时间提醒。派一名护士负责确认与提醒接种时间。通过有效沟通,帮助监护人带领儿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预防接种。第六,经验交流。微信平台可以为监护人及其家属提供一个进行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交流、分享在育儿等方面的相关经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疫苗种类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数据,以(%)表示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组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高于参照组,(见表1),P<0.05。研究组适龄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高于参照组,(见表2),P<0.05。

1 计算2组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n(%)}

组别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乙脑疫苗

流脑疫苗

研究组(n=30)

30(100.00)

30(100.00)

30(100.00)

30(100.00)

30(100.00)

30(100.00)

30(100.00)

参照组(n=30)

22(73.33)

23(76.67)

23(76.67)

22(73.33)

24(80.00)

24(80.00)

25(83.33)

X2

9.2308

7.9245

7.9245

9.2308

6.6667

6.6667

5.4545

P

0.0023

0.0048

0.0048

0.0023

0.0098

0.0098

0.0195

2 计算2组适龄儿童的接种及时率 {n(%)}

组别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乙脑疫苗

流脑疫苗

研究组(n=30)

29(96.67)

28(93.33)

29(96.67)

29(96.67)

29(96.67)

30(100.00)

29(96.67)

参照组(n=30)

21(70.00)

22(73.33)

21(70.00)

22(73.33)

21(70.00)

20(66.67)

21(70.00)

X2

7.6800

4.3200

7.6800

6.4052

7.6800

12.0000

7.6800

P

0.0055

0.0376

0.0055

0.0113

0.0055

0.0005

0.0055

3.讨论

免疫性计划接种主要利用生物药剂在人体中注射,使其产生相应的抗体,达到预防某种特定疾病的目的[2]。近些年来,医疗机构和政府加强了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逐渐开始借助微信平台进行有关接种的宣教活动,目的是为了实现大部分儿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种,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借助预防接种平台可有效对相关疾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对有关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以及强化[4]。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对儿童家属完成预防接种的相关宣传,帮助儿童家属提升对疫苗接种的重视度,可以增加儿童监护人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可以提升疫苗接种及时率。计划免疫正成为我国安全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通过宣传单等方式提升宣传力度,普及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地降低儿童患病率,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5-6]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平台模式立足于接种科学性,通过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以此更好的保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

参考文献:

[1]徐育华,周月军.搭建多方位沟通平台,解决疫苗接种信任危机 ——预防接种服务精准化[J].健康大视野,2018,(8):286.

[2]季英凯.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云平台的建设及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6):30-33.

[3]甘立勤,王荀,邹宇量.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后深圳居民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8):762-766.

[4]杨芳.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的影响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4):137-138.

[5]肖婷婷,管境,杨峰, 等.青岛市基于山东省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1~7岁儿童疫苗接种率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35(1):72-74.

[6]黄晋,罗合荣,林玉嫦, 等.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平台在婴儿预防接种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校医,2018,32(7):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