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影响分析

李艳艳

庆阳市西峰区区人民医院 庆阳 西峰 7450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280例母婴同室产妇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技巧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护理、脐带护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沐浴护理技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2%、81.56%,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有助于产妇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技巧,在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同室;健康教育;产后护理

产妇分娩后生理和心理均会发生明显变化,产妇心理状态及对分娩、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产妇生产后健康状况及新生儿的生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为产妇及家属提供母婴生理心理保健、促进康复、疾病预防相关指导,帮助产妇尽早适应角色转换,提高其保健能力和意识。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1280例母婴同室产妇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8.72±1.61)岁、(29.01±1.50)岁,孕周(39.22±1.41)周、(39.54±1.28)周,剖宫产、阴道分娩比例为201∶439、215∶425。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产妇常规饮食指导、基本生活护理,口头介绍产妇及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

观察组:(1)产妇生产后恶露排出,且部分产妇存在会阴裂伤,清洁不当可能引发感染、外阴部位红肿等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应加强会阴清洁及护理教育,叮嘱产妇及家属每日早晚至少两次用流动温水清洁外阴,穿着舒适、柔软衣物,勤换内衣裤。(2)为产妇详细讲解新生儿脐带护理及沐浴方式,避免婴儿受凉,注意清洁脐带。(3)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内容包含不合理喂养方法纠正、扁平乳头处理、奶胀和乳汁不足处理、母乳喂养知识、饮食指导、吐奶打嗝护理、尿不湿更换等,使产妇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在促进自身康复的同时,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1]。(4)产妇出院前,应再次对其进行出院前教育,叮嘱产妇及家属做好新生儿疫苗接种工作,告知预防接种时间,指导产妇维持母乳喂养,2个月内禁性生活。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产妇护理技巧掌握程度,包括脐带护理、会阴护理、新生儿沐浴及母乳喂养技巧;采用自制不记名问卷调查产妇满意度,产妇可根据意愿和感受,在问卷上勾选不满意、满意或非常满意三个选项。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P<0.05提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技巧掌握程度

如表1所示,观察组产妇会阴护理、脐带护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沐浴护理技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比较两组护理技巧掌握程度[n(%),n=640]


会阴护理

母乳喂养

脐带护理

新生儿沐浴

观察组

609(95.16)

575(89.84)

580(90.63)

596(93.13)

对照组

563(87.97)

504(78.75)

511(79.84)

491(76.72)

X2

21.3981

29.7515

29.5544

67.266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护理满意度

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n=640]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21(3.28)

253(39.53)

366(57.19)

619(96.72)

对照组

118(18.44)

198(30.94)

324(50.63)

522(81.56)

X2

-

-

-

75.9369

P

-

-

-

0.0000

3.讨论

母婴同室状态下,产妇与新生儿接触更为亲密,有利于减轻产妇产后不适,提高其照顾新生儿的各项技能。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引导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有计划、有目的的为产妇讲解自我保健及新生儿保健知识,帮助产妇更好的进入角色,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会阴护理、脐带护理、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沐浴护理技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2%、81.56%,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如下:会阴护理可降低产妇感染风险,促进会阴切口恢复;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知识,能够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正确率;新生儿脐带护理和沐浴护理知识的讲解,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脐炎、脐湿疹、脐疝、脐肉芽肿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避免新生儿受凉;出院前对产妇进行强化教育,有助于加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使产妇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维持正确的自我保健方式以新生儿哺育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健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及认知水平合理调整,在产妇精神和体力逐渐恢复的情况下,开展自我护理及婴儿保健宣教,避免产妇过度劳累。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产妇多沟通,了解其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3]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引入健康教育,有助于产妇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技巧,在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廖小红, 丘丽华. 层级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1):167-168.

[2]贾莉. 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6卷2期, 170-172页, 2021.

[3]张玲莉, 田永红. 健康教育在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不良情绪产生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18(0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