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践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医院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践要点

王玉婷 高源 张彩云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75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院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践效果与实践要点。方法: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随机抽取研究阶段在本院工作的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研究时间将6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2019.1-2019.6)实施常规医院管理,观察组30例(2019.7-2019.12)联合实施激励机制,获取两组相关管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医院管理质量评分(工作积极性、专科操作、医患沟通、技能提升、工作责任心)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院管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中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可有效改变医院现状,可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促使医院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院管理;激励机制;医院管理质量评分;医院管理满意度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与维权意识的提高,我国医患纠纷、护患纠纷事件不断发生[1]。导致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较多,如医护人员专业能力达不到患者的实际需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理想,医护人员的工作心态不端正,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高等等[2]。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并且会对医院口碑以及医院名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调查研究[3]指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可有效唤醒医护人员的热情,可促使医护人员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可改善医患关系与护患关系。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随机抽取研究阶段在本院工作的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研究时间将6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8例,女22例;年龄在23-44岁,均值(33.71±6.98)岁;医师13例,护士17例。观察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在22-44岁,均值(33.48±6.99)岁;医师12例,护士18例。两组基线资料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30例(2019.1-2019.6)实施常规医院管理。

观察组30例(2019.7-2019.12)联合实施激励机制,(1)岗位多元化:医院需详细调查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积极帮助医护人员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或是长期目标,积极帮助医护人员完成相应目标。再者,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灵活开展多元化肌力,结合患者的工种分类,让患者最大程度上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为患者提供相对合理的激励。譬如,帮助新员工不断掌握更多医护技能,创造更多机会,让医护人员提升自己,获得更好的待遇。(2)精神物质双激励;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之间的潜在联系与联合应用价值,最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力。管理者需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的实际感受与实际意见,并做好充分保密工作,及时帮助医护人员解决感情以及精神上的问题,促使医护人员以更好的心态、精神面对日常工作。医护人员还需结合物质激励,制定相应的合理激励方法与考核方法,如将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积极性、患者评价、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严格遵循规定完成医护操作等等作为考评项目,考评优的医护人员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1.3观察指标

  1. 医院管理质量评分,在两组研究期间,安排与两组医护人员无关系但能够理性客观评估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管理人员进行评估,从工作积极性、专科操作、医患沟通、技能提升、工作责任心五项进行评估,单项总分10分,分数越好,管理质量越理想。

  2. 管理满意度,在两组研究后,制定并发放自制医院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态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两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医院管理质量评分(工作积极性、专科操作、医患沟通、技能提升、工作责任心)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工作积极性

专科操作

医患沟通

技能提升

工作责任心

观察组

30

9.43±0.45

9.40±0.46

9.44±0.43

9.43±0.44

9.47±0.45

对照组

30

8.11±0.47

8.02±0.45

8.07±0.44

8.10±0.46

8.10±0.43

t值

-

14.332

18.227

12.118

16.223

10.118

P值

-

0.01

0.01

0.01

0.01

0.01


2.2两组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医院管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二。

表2 两组管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4

15

1

29(96.7%)

对照组

30

11

13

6

24(80.0%)

X²值

-

-

-

-

13.092

P值

-

-

-

-

0.01



讨论

医院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医护人员的整体能力与服务能力,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更理想的服务,才能不断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扣背,促使医院良性发展[4]。在医院管理方案,需要合理优化人力资源与资金资源,合理优化各种设施的配置,保证各个科室医护人员数量合理,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在自己有限能力的基础上为更多患者服务。但是,医护人员的能力是可以源源不断提升的,而医院的实际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能力的实际提升效果。为鼓励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则需灵活运用有效手段,促使医护人员主动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消除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5]

由上可知,在医院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詹又佳,曾开齐,钟文珍.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7):15-17.

[2]沈娟.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0,(19):27-28.

[3]陈香丽.浅谈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20,(17):23,25.

[4]王书卜.有效激励薪酬机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7):68-70.

[5]臧宝霞.探析激励机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20,(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