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患者症状缓解后抱抱护理沟通方式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急性左心衰患者症状缓解后抱抱护理沟通方式效果评价

张春燕 赵建萍 马杰 通讯作者:王斯婕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措施,总结出针对急性左心衰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在 2020年 1月— 2020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经诊断明确的 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开展我科的抱抱护理。结果: 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经过及时的抢救及有效的护理, 30例患者在 1h内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5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最终抢救无效,患者死亡。通过对 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抱抱沟通方式,使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所以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选择一种现代化心理护理方法配合急性左心衰的救治,可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同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针对急性左心衰及时有效的抱抱护理沟通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 抱抱护理 沟通方式 效果评价 急性左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及功能突然发生异常造成短期内心脏排血量急骤、显著下降,引发受累心室后向静脉急性淤血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1],其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或肺水肿,病情危重且变化快,若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则预后效果不佳,严重者导致死亡,精心及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治疗急性左心衰至关重要 [2],所以在积极抢救的同时,选择一种现代化护理方法配合急性左心衰的救治,可进一步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本文研究我科收治的 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对其针对性的给予抱抱护理沟通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为我科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抢救的经诊断明确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为56.5岁;其中有急性心梗患者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有4例,高血压患者5例,其他心脏病患者有3例。上诉研究患者主要的致病诱因有以下几种1、急性心肌梗死、2、急性高血压、3劳累4、感染、5、情绪激动,上诉患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脉搏细数,尿少、烦躁、大汗等。
1.2方法

1.2.1 抢救护理

嘱患者取端坐体位,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对于需抢救的患者,应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给予患者高流量酒精湿化面罩氧气吸入,给予患者3mg左右的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稀释后泵入,不但能减轻患者烦躁的症状,而且能扩张小动脉及静脉血管,给予患者强心药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注入,并给利尿注射液静脉注射,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

1.2.2 抱抱护理

抱抱护理沟通方式,也就是给病情稳定后的患者一个热情的拥抱,让患者处于一个放松、愉悦的氛围,并认真倾听患者的情感,耐心的为患者解决实际心理问题,让患者感到舒心、满意,并有安全感,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护理措施
2.1抢救期的护理:

①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自然下垂,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对于昏迷的患者应平卧,将头偏向一侧,目的是防止误吸。②给予患者高流量酒精湿化面罩氧气吸入,以保证患者的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③遵医嘱给予患者镇静药、扩张血管药、利尿剂、强心药等,减轻患者的烦躁,扩张血管可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强心药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脏的输出量使心脏的后负荷减轻,应用利尿剂可以加速水分的排出,减少循环血量[2]。④必要时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四肢轮扎止血带,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回心血量,缓解患者的病情。⑤对于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行静脉放血,此策略是减少回心血量最直接的策略,但是不常用[3]。⑥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体征的变化,尤其是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的变化。⑦对于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防止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因不能建立有效的静脉循环通路而影响患者的抢救。
2.2患者病情稳定后的护理

①心理干预护理:急性左心衰患者因病情严重会出现各种不适,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上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场面,更加重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缺氧加重。这些负性情绪会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②使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减少运动降低心肌的耗氧量,③在此期间应密切注意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尿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对于只能卧床得患者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以防止患者压疮的发生;做好基础护理及用药观察。④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对于左心衰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应严格禁食,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多吃粗纤维食物,禁食易引起腹胀的豆制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限制钠盐的摄入,尽量避免食用腌制品及调味品等含钠量高的食物。


3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新的抱抱护理沟通方式,3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有30例患者最终恢复健康,其中有20例患者因为护理人员采用了抱抱护理模式,护理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升高显著。有5例患者应左心衰诱发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4结论

急性左心衰不仅发病急而且疾病发展快,是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及护理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应该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同时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所以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选择一种现代化心理护理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改善其生命体征,因此针对急性左心衰及时有效的抱抱护理沟通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飞,姜婷婷,胡善友,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其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117-5119
刘玉芳,曹灵红,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61例回顾性[J]-5119.医学论理与实践,2012,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