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王斌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住院治疗患者,共计300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0年8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150例)与对照组(n=15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用药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用药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管理对策,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运用合理用药管理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用药管理,结果显示患者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情况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西药;用药安全性;管理

引言:本次研究需要选取部分住院患者,运用不同用药管理方式并分组对比,以此来探究最佳用药管理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需要选取300例住院治疗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对照组(n=150例)患者运用常规用药管理方式,患者年龄≥19岁,≤74岁,平均年龄(48.48±1.25)岁,患者男女占比80例、70例;观察组(n=150例)患者采用合理用药管理对策,患者年龄≥22岁,≤76岁,平均年龄(49.22±2.33)岁,患者男女占比85例、65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用药管理方式,遵医嘱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

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管理对策,具体实施如下:(1)药品管理,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临床西药种类不断增多,进而对西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药物管理部门需要做好药品管理工作,依据药物使用方式储存,按照口服、注射、外敷、雾化等用药方式实施药品分类[1]。注意在药品储存时查看否需要遮光、冷藏,并做好药物抗氧化处理。在调剂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先进后出、先产后出”的药物使用原则。调剂药物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及时处理过期药物。(2)用药管理,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需要评估患者病情情况、机体情况,同时结合相关检查资料,询问患者是否对该类药物过敏,必要情况下需要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试验阴性者方可服用或注射该药物[2]。若患者需要联合用药,需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禁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等,合理把握患者用药剂量、两种药物服用间隔时间等。在向其发放药物时需要注意核对药物名称、患者信息等,并做好用药指导工作,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及时停止服药。(3)人员培训,需要定期组织医师、护理人员参与药物培训,使其掌握药物的治疗机制、不良反应、使用禁忌以及注意事项等,促进药学水平提高,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观察指标为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 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治疗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观察指标中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表示,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达。

2 结果

1 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对比 (n/%),x±s

组别

例数

重复用药

滥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不当

用药方式不当

观察组

150

4(2.67)

3(2.00)

8(5.33)

2(1.33)

对照组

150

20(13.33)

28(18.67)

18(12.00)

19(12.67)

X2


4.699

3.487

1.055

2.066

P值


<0.05

<0.05

<0.05

<0.05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以及用药方式不当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x±s

组别

例数

恶心、呕吐

嗜睡

皮疹

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150

2(1.33)

1(0.67)

1(0.67)

0(0.00)

4(2.67)

对照组

150

6(4.00)

3(2.00)

3(2.00)

4(2.67)

16(10.67)

X2


3.487

1.023

1.023

2.487

3.02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如表二所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对策,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重复用药率2.67%、滥用抗生素率2%、联合用药不当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重复用药率13.33%、滥用抗生素率18.67%、联合用药不当率12%,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3]。主要因为该种药物管理方式会依据患者药物使用方式进行储存分类,及时处于过期药物,保证用药安全。联合用药时会充分考虑两种或多种药物之间关系、使用禁忌、不良反应等,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健磊,王俊苹,张兰. 强化药学管理和调配制度对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措施[J]. 抗感染药学,2020,17(11):1585-1587.

[2]廖星,胡瑞学,陈薇,胡晶,赵晖,许海玉,王永炎. 中医禁忌学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启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0):814-824.

[3]王石云,何买定,胡裕婵. 多种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分析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