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过程中有哪些体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分娩过程中有哪些体位?

马庆宁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分娩是每位母亲必经的人生环节,而每位母亲也由于经历过这一过程变得更为完整,在临床上分娩可被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妊娠结局,因此为保证胎儿顺利出生,保障母体生命健康安全,临床针对分娩进行多项研究,并开展多项技术辅助分娩,帮助母体减轻痛苦,顺利娩出胎儿。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产程中使用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产妇舒适感,且由于自由体位更加符合生理学,因此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因此,近几年临床常在分娩时协助产妇取自由体位分娩。

一、什么是自由体位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是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种产时体位护理方式,主要是指在产程中鼓励产妇选择卧、走、坐、立、跪、趴、蹲等舒适体位来协助胎儿娩出,以明确各分娩体位的优缺点为基础,帮助产妇在生产时根据胎儿状况及其自身需求选择合适、舒适的分娩体位,该体位护理方式不同于传统体位,其以产妇为中心展开,帮助提高产妇舒适度[1]。临床学者针对自由体位分娩进行研究后发现[2],当初产妇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时由于自由体位符合生物力学,因此较传统体位,胎儿娩出更加顺利,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减少产后出血等相关产后并发症,同时可避免新生儿出现窒息和颅内出血,有效降低母婴不良分娩结局。

二、不同体位在分娩中的应用

1.传统体位

仰卧膀胱截石位是临床较为常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体位,此体位在分娩中手术视野开阔,方便助产士进行接产操作或出现突发情况时便于抢救,但该体位存在一定弊端,当产妇呈仰卧膀胱截石位时骶尾关节扩张难度较大,骨盆空间较为狭窄,导致胎头下降阻力较大,由于此体位违背了生物力学,因此在产程中无法充分运用胎儿重力,导致产程较长,产妇体力流失较快,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可导致产妇宫缩乏力,易在胎儿、胎盘娩出后出现产后大出血,威胁产妇生命。而处于仰卧位时由于垂直重力原因可使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产妇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循环血量降低,胎盘供血减少,出现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等[3]

2.垂直体位

2.1 站立位

站立位是指产妇站在床边,双手扶住床栏,双腿略微张开,该体位的优点在于:站立位使骨盆可塑性增加,可使胎位旋转为最有利于分娩的枕前位,当产妇处于站立位时,由仰卧位产生的垂直重力消失,因而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得到缓解,使胎盘供血量增加,降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2.2 蹲位

蹲位是指产妇双脚平放在地板或床上,并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或借用其他辅助物体保持身体平衡。当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采取蹲位,并在宫缩期配合屏气,增加腹压,增加骨产道径线,促进胎先露下降。当产妇处于蹲位时,其产道曲线可与胎儿轴及地理引力保持一致,增加胎儿向下的重力,当胎儿处于异常胎位时可进行矫正,且由于蹲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位,产妇在用力时较为得心应手,缩短产程时间。

2.3半坐位

半坐位是指产妇就坐于临床相关器械上,在产程中若感到不适可通过及时调整体位的方式提高舒适度。半坐位可使胎儿纵轴与产轴保持一致,使骨产道空间增大,顺应分娩机转的生理体位,在胎儿重力作用下完成分娩,并加强宫缩,缩短产程,因此应用半坐位使产妇舒适度有所提高,降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但临床学者经过研究后发现[4],若产妇长期使用半坐位进行分娩,易引起宫颈及会阴水肿,因此半坐位使用时间需根据产妇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3.卧位

3.1 屈腿半卧位

屈腿半卧位是指产妇取半卧位,由产妇环抱大腿或膝盖,露出会阴部。当产妇取该体位时由于大腿或膝盖受到束缚,臀部处于抬高状态,通过抬高臀部可纠正错误胎位,有利于胎儿正常分娩,有效缩短产程,降低难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产妇采取该体位时,助产士可更好保护产妇会阴。但在产程中产妇束缚住的大腿及膝盖由于压迫等因素可影响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胎盘供血不足,但临床可通过背部垫软枕的方式解决。

3.2 屈腿侧卧位

屈腿侧卧位是指产妇侧卧于床上并放松臀部与膝盖,将上侧腿放置于专门的腿架上。根据生物力学,侧卧位有利于产妇休息,给产妇带来较大舒适感,且降低了子宫对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的压迫,使其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仰卧位低血压发生率。同时由于体位原因当产程过快时起到对抗重力作用,使产程变慢[5]

4.手膝位

手膝位是指产妇在保护装置下双膝着地,身体向前倾,运用双手作为支撑点。该分娩体位可减轻胎儿压迫产妇腰骶部产生的疼痛感,且对胎儿体位起到一定调整作用,若胎儿处于枕后位,可指导产妇采取该知识使胎儿旋转至利于娩出的体位,且可有效增加产妇舒适度,但长期保持该体位可使产妇上臂酸痛,可通过将上身或头部放在枕头或其他物品上作为支持,休息的同时也保持了手膝位。

三、小结

由于自由体位分娩可根据产妇自我意愿进行选择,提高其自我控制意识,且由于不同体位具有不同优缺点,由产妇自我选择的同时也可根据其身体状况及胎儿情况进行选择,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轻胎儿对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血液供给,降低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并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自由体位分娩在临床广泛普及的关键为提供支持性分娩缓解,促进产妇自由活动,指导其选择合适体位,并且通过在产房内放置相关辅助工具,帮助产妇完成自由体位分娩,促进产妇参与产时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兰,林建鹏,郑燕飞,等.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8):1422-1424.

[2]徐可,朱雪燕,叶笑梅,等.自由体位干预对瘢痕子宫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1):1970-1972.

[3]郑晶晶,董小琼,何美珍, .不同分娩体位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8):3350-3352.

[4]沈娟华,周少飞,方晶晶.基于自由体位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自身产程变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5):814-817.

[5]杨玉红.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