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艾滋病基本常识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一些艾滋病基本常识科普

周李梅

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



提起艾滋病大家并不陌生,每年12月1日便是世界艾滋病日,该病症距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是一类危害性较大,且死亡率较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根据实际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艾滋病发病率为5.0886/10万,死亡率是1.5036/10万;2018年发病率是4.6195/10万,死亡率是1.352/10万,其中以性传播方式导致该疾病比重较大,约占据90%。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对艾滋病了解是有限的,为进一步增强人们防艾意识,做好各方面防护措施,下面带大家了解相关艾滋病科普知识。

  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是AIDS,该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由感染艾滋病毒-HIV病毒引起。机体一经感染之后,会造成其免疫系统受损,逐渐为各类疾病入侵提供便捷,最终形成多种临床症状。从本质层面分析,艾滋病与HIV感染两者不尽相同,HIV感染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执行有效的治疗措施予以控制,亦或在发病之前的潜伏期,称之为HIV带原者;发病之后出现相应的症状,则称之为艾滋病。HIV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其中可能需历经较长时间,通常是数年、甚至长达10年潜伏期,由于其免疫力下降,出现多种感染状况,如肺结核、肺炎以及口腔霉菌感染等,严重状况下后期出现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

  1. 艾滋病(AIDS)自然病程

对艾滋病而言,其自然病程通常包含三个阶段,即窗口期、潜伏期、急性感染期,其中窗口期是指机体受HIV感染之后至形成一定抗体,一般需耗损2-18周时间,其中极少数超过半年,血液中无法查获HIV抗体,具备较强的感染性。存在急性感染表现,但无法在体内检测相应的病毒;潜伏期。一般患者并无症状但携带相应的病毒,可长达8-10年,由于不同传染途径,最终潜伏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及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病毒毒性等密切相关,缺乏特异性表现,可依托实验室检测方式测出HIV抗体阳性,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急性感染期。通常潜伏期半月或一月左右,出现与流感高度相似表现,常见于血清阳转之前,患者出现高热、咽炎、淋巴肿大等表现。

  1.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对艾滋病而言,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熟知其三大传播途径,做好行之有效预防措施,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首先,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由于艾滋病感染者自身精液或引导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性活动过程中,依托生殖器或直肠黏膜进行传播,机体患有生殖器性病,如梅毒、淋病等,增加感染HIV风险;由于直肠肠壁与阴道壁相较,更易发生破损,所以肛门性交与引导性交危险性更大。未采取保护措施是艾滋病传播核心因素之一,性伴侣越多感染风险越大,所以应及时治疗性病和正确采取防护措施,是避免感染艾滋病重要举措。其次,血液传播。一方面,由于部分特殊患者需注射从血液中提取成分,最终制成的生物品,如血友病。其中部分血液制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该血液制品患者,可能感染HIV;另一方面,针具传播。通过使用不洁净的针具,可为艾滋病毒传播提供助力。譬如静脉吸毒者共同针具;医院重复使用针具等。最后,母婴传播。若母亲是HIV感染者,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医母乳喂养,促使孩子遭受感染,所以建议HIV感染最好不要生育,若已经生育状况下,应禁止选用母乳喂养方式。

  1. 艾滋病预防措施

现阶段,艾滋病未有预防的疫苗,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避免不必要输血是预防艾滋病核心措施。一方面,预防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应保持自尊自爱,性活动之前应做好防护措施,使用具有安全保证的安全套。根据国外内实践调研表明,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从本质预防艾滋病传播,是一种低投入、高收益有效措施。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若自身患有性病应积极治疗。另一方面,避免不必要注射或输血。远离毒品,禁止共用牙具、剃须刀等,严格筛查相应的血液制品,确保其质量达标,不往前非正正规医院检查及治疗。大力提倡婚前、孕前体检,针对HIV呈阳性孕妇禁止采取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对其感染者提供服务时,应严格依照相关流程操作,避免职业暴露。

综上所述,艾滋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杀手”之一,2020年1-8月我国艾滋病发病数量是39349例,死亡人数高达11595人,根据上述分析感染中多数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因此,需在日常生活中高度重视艾滋病危害,并掌握其相关基础常识,做好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