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张丽

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 ,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在了课堂之中,从而赋予了课堂新的活力。《护理学基础》是中职护理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一课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强这一课程实践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法;应用


在进行《护理学基础》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地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有关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希望可以给相关授课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新型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通过新型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站在主导位置上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1]。通过一教学模式的创建,可以让学生们以一种较为生动直接的方式,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并且能够站在提前设定好的角色之中来思考临床上的相关问题,使学生们对于《护理学基础》的相关内容理解更为深刻。

护理学所培养的是专业的临床护理人才,而《护理学基础》可以说是护理学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2]。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模拟出一些较为真实的门诊情景,并设计好相关的问题以及学生们自身的角色设定等,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中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评价,并且对学生们操作不当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通过这种新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之中变得更加主动,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体现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在进行相关情景设计的时候,为学生们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增加一些性格上的设计。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而在面对此类情况的时候,护士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比较好的软技能,比如说话时的一些语言表情以及态度等。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依照分组的形式展开情景模拟训练,并让学生们对情景训练的结果以及设计过程等进行汇报,最终由教师针对学生们的汇报给出指导意见。

通过这种较为新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学生们往往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实践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为学生未来真正步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1. 信息化教学方式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医疗行业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合理选择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较为新鲜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来为学生们制作《护理学基础》的相关课件,并且可以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就通过班级群等形式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们提前进行预习。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内即可,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疑惑整理出来,在课堂中对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这种课前视频预习的形式也能够让学生在课上更好地和教师进行配合。除此之外,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某一项重点操作内容进行一个小视频的录制,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加深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次,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课堂的形式对学生们展开线上教育。很多时候,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仅仅利用课堂上的时间,难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线上教学软件及时地把与课程相关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进行梳理与上传,让学生们自主选择时间进行观看[3]。在学生观看之后,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线上答疑。这种线上学习与交流的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后台及了解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向教师进行咨询,从而建立起一个更加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

  1. 契约教学法与助导式教学法

契约教学法主要就是把学习契约作为桥梁,而教师和学生之间以签订契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种方式还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来进行。简单来说,契约教学法,大多是以书面协定的方式展开的,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略带强制性质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除了契约教学法之外,助导式教学方法也是在这一课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助导式教学方法时,首先大多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准备与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助的形式来对课程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进行准备,并且还需要让学生在这一基础之上学会互助。互助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展开的。教师可以在学生互助的过程之中对学生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互助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以及最后教师所进行的答疑,实际上就是助导式教学法中的最后一步内容。通过助导式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被动的身份中跳脱出来,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体,从而进一步增加《护理学基础》课堂的有效性。

  1. 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护理学基础》课程时,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中通过视频、文字以及口述等方式,把一些真实的教学情境融入课堂中,并让学生对自己所讲述的案例进行进一步地分析与思考。在利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够更容易融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从而建立起自身最为真实的感受,因此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最终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到一起,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也可以让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另外,在《护理学基础》课堂中选择小组讨论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产生思考。在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发分为不同小组,并提前设置好一些问题,让各个小组自行选择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依次进行汇报,并且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发表自身看法。最终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们的汇报来进行总结工作。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而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更为积极主动,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十分有帮助。

结束语

《护理学基础》这一课程可以说是中职护理专业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这一课程也是学生在未来步入临床之前首先需要打好的地基。因此,在开展《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尝试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更加专业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艳红.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护理学基础》实训课改革的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168-170.

[2]陈佳.《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5(26):33-34,37.

[3]宋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J].环球市场,2020,(24):306.

作者简介:张丽,女,1985年6月生,云南景东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护理学教学及与护理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