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高东明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70

摘要:随着新课改,人们对各教育模式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而这对学生日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所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充分的遵循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更强的职业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汽车空调;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引言

一般而言,职业院校主要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也是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大多数职业学校已将《汽车空调维修》作为主要的实操必修课,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空调维修项目的指导经验,谈谈对本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微,为培养汽车空调维修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

1《汽车空调维修》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空调维修》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例如,如何将使用真空泵制冷管道中的空气和水抽出来;如何向制冷管道中加入冷冻机油;当制冷管道出现泄漏时如何进行堵漏;当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时如何检修等。同时,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又是非常抽象的,如热力学定律、制冷原理及温度控制等。另外,该门课程所涵盖的有关知识与课程也很多,如《汽车机械基础》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很大。从学生层面看,学生们的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汽车维修的经验和了解不足,在学习该门课程时难以快速融入其中。从教师层看,汽车专业教师不管是本科还是以上学历,不管从事了多久的教学工作,他们虽然具备了很强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实践经验不足,未深入到岗位工作,毕业后就从事该学科教学工作。从教材看,现有的《汽车空调维修》教材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大,实践内容偏少;从实训设备看,大部分实训设备都是台架,实车较少。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从教学手段与内容等方面进行革新。

2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课程中的探究

2.1设计理念

教育部指出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去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对课程进行改革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关键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汽车空调检测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知识的层次进行细致的划分,同时还要和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充分利用竞赛的先进设备及行业标准进行教学

汽车空调维修竞赛中所使用的设备比较齐全且先进,能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维修效率较高,例如制冷剂纯度鉴别仪、风速仪、干湿计、检漏仪、回收加注机、空调性能诊断仪、汽车故障诊断仪等,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起到了较大的帮助,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和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空调维修的基本技能,此外,汽车厂商的维修手册和汽车空调维修行业的标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T774—2010)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都理解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特别是关于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查阅维修资料,为今后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2.3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理论教学效果。在我院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和企业专家,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保障。有效借助“虚拟仿真+台架实车”的优势,让实践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虚拟技术打破了以往单向传授知识的束缚,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自我检验等融合起来,使教学更加生动和积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完成空调拆装和检修等实训后,再做台架实训,最后到实车实训,以此提高实训效果,让实训过程更具目的性。

有效借助“实况摄像+岗位实践”优势,加深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和理解。第一,组织学生们观看汽车维修企业实地的汽车空调维修过程录像;第二,支持并鼓励学生们利用假期到维修企业去实践学习;第三,将汽车空调维修实习作为实习的重点任务,并要求学生们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比如在每年寒暑假期间,我院都会安排学生们到相应的维修企业去学习,通过实践学习加深学生对汽车空调维修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熟悉汽车空调修理环境,开阔视野,强化专业知识,让学生们对发动机常见故障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4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制定科学计划

本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实操课程,因此应该在校外顶岗实习前最后一学期上本课程,上位课程有《汽车构造》《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电工电子》等,而平行课程则有《汽车电器系统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等,后续课程则安排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学或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训练和比赛。根据各地教育局、人社局、行业协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特点,安排32学时~64学时,每周16学时左右,并注意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抓住重难点,找到突破难点的关键点,如此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习体系。

2.5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从此次课程建设来看,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愿学,乐学、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可喜局面。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相互讨论,在交流中得到思维的碰撞,在争论中得以启发,对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素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结语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由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而来,其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是由基于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来实现的。任务引领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学习过程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创造团队工作的机会,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做中学,做中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汽车空调维修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郭胜君,魏敏.汽车空调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

[2]吕聪敏,赵悦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严安辉.《汽车空调维修》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J],内蒙古:课程教学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