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 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孙千雅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对我院选取的100例ICU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组,建立对照组(n=50)和程序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程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谵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疼痛程度、镇静状态、睡眠质量和谵妄发生率。结果:程序组谵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疼痛程度、镇静状态、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谵妄发生率比较,程序组(14.00%)低于对照组(3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对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利于改善谵妄患者状况,降低谵妄发生率。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管理;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谵妄属于一种在多种病因综合作用下引发神经系统意识紊乱表现,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意识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ICU患者身体负担,影响其恢复效果。但现阶段,尚无完全有效治疗谵妄措施,临床中主要利用相应护理措施进行缓解。而为提升对护理效果,通常从患者多方面需求进行考虑,对护理方式进行选择[1]。本次研究将从我院选取的100例ICU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ICU患者中,根据护理方式选择100例作为护理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建立对照组与程序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8±2.3),神志状况:模糊10例,嗜睡15例,清醒25例;程序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1岁,年龄均值(61.0±2.2)岁,神志状况:模糊9例,嗜睡17例,清醒2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含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护理,并进行患者状态评估;为患者提供良好环境,加强对其睡眠质量管理;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配合使用心理疏导等方式消除其负面情绪;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程序化护理管理:(1)患者评估,根据患者状态,对睡眠质量、镇静状态使用RCSQ和BASS评分法进行评估。(2)制定程序化干预计划:结合患者精神和意识状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等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3)组建程序化护理团队:明确小组成员角色及职责,并适当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对相应护理措施掌握能力,并要求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护理。(4)运动护理: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镇静状态和意识状态,条件允许下辅助ICU患者在住院24h内进行早期运动,并准备好监护设备、急救药物和呼吸机等,了解患者生命体征等变化。(5)睡眠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睡眠时间,评估患者有无唤醒禁忌证,促使其在每日8:00-10:00期间保持清醒,并进行觉醒试验和自主呼吸试验。帮助患者纠正睡眠习惯,保持24:00-次日6:00处于睡眠状态。(6)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环境,保证病房温度、湿度、光线强度以及安静程度适宜。

1.3观察指标

(1)谵妄持续时间:使用ICU患者意识状态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价,以意识状态变化或波动、注意力缺失、意识水平变化和思维连贯性为观察指标。

(2)谵妄严重程度:使用谵妄评估法(CAM-S)进行严重程度评价[2],分值范围为0-7分,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2-3分为中度,4-7分为重度。

(3)疼痛程度:使用重症监护室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3],对肌肉紧张、呼吸机顺应性等5个指标进行评分,总分10分,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疼痛,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4)镇静状态:使用谵妄状态评分表(RASS),评分范围为-5至4分,0分为清醒,评分越低镇静状态越好。

(5)睡眠质量:使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问卷(RCSQ)[4],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高。

(6)谵妄发生率:发生率越低护理方式使用效果越理想。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CAM-ICU、CAM-S比较

程序组患者CAM-ICU、CAM-S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CAM-ICUCAM-S评分对比(60a1c8d995c7b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s,分)

组别

例数

CAM-ICU

CAM-S

谵妄第1天

谵妄第2天

谵妄第3天

程序组

50

46.35±5.62

2.23±0.42

1.13±0.36

0.48±0.20

对照组

50

75.67±5.81

2.87±0.41

2.01±0.39

1.52±0.41

t

-

25.648

7.710

11.724

16.12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VAS、RASS和RCSQ比较

程序组患者症VAS、RASS和RC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VASRASSRCSQ评分对比(60a1c8d995c7b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s,分)

组别

例数

VAS

RASS

RCSQ

程序组

50

2.10±0.59

1.13±0.45

29.65±3.26

对照组

50

4.48±0.95

2.05±0.53

43.26±3.34

t

-

15.049

9.357

20.620

P

-

0.000

0.000

0.000

2.3两组谵妄发生率比较

程序组谵妄发生率为14.00%(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16/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0a1c8d995c7b_html_12d1c6ddb3a826ce.gif =4.574,P=0.033<0.05)。

3讨论

ICU患者受其疾病和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因素影响,导致患者身体系统出现相对紊乱现象,且部分情绪不稳定患者会加剧脑部代谢功能异常,既会加剧其精神状态恶化,又会影响各项护理方案实施,同时会增加谵妄发生风险。而临床中谵妄发生率通常相对较高,为降低谵妄症对患者疾病影响,预防疾病再次加重,应采用适合方式加强对谵妄症状预防和干预。这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在以往护理和患者实际状况基础上,实施多种有效、规范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谵妄发生率。

本次对ICU患者护理结果显示,程序组CAM-ICU、CA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程序组VAS、RASS和RCSQ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谵妄发生率比较,程序组(14.00%)低于对照组(32.0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次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在对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与之相比,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利于缩短患者谵妄发生时间,促使其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等不适感,使其处于镇静状态,且可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谵妄发生率,该护理方式临床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通过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利于提升对患者意识状态改善效果,减少谵妄发生率,护理方式作用明显,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细妹,邓新征,王金华,等.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3):49-52.

[2]徐俊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48-149.

[3]黄月平.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506-1507.

[4]陈雪琴.程序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睡眠及并发症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