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肝硬化肝内结节应用核磁共振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分析肝硬化肝内结节应用核磁共振的诊断

赵伟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 山东省 淄博市 2564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肝硬化内结节患者72例,对其进行核磁共振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若患者为一般肝硬化内结节,则T1W1信号为稍高或者相似信号,T2W1信号大部分是低信号;若患者为肝硬化内再生结节,则T1W1一般是高信号,T2W1信号是相等或者低信号;若患者为肝癌结节则T2W1信号是高信号,T1W1信号是相等或者稍低信号。结论: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可以有效鉴别肝硬化内再生结节与肝癌结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核磁共振;肝癌结节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水平也不断在提高,应用于肝脏检测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已成为肝脏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1]。而肝硬化在我国发生率比较高,该疾病若是不及时诊断治疗会使病情迅速发展,造成肝癌,使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因此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显得尤为关键,使用核磁共振对该疾病诊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此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肝硬化内结节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肝硬化内结节患者72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9岁至75岁,平均(51.65±5.14)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肝硬化内结节标准,并且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签署了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诊断,使用的仪器为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仪,型号为GE1.5T。在扫描之前叮嘱患者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物件,然后对其进行肝脏增生结节诊断,需要进行上腹部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冠位T2序列,轴位T1及T2压脂序列,增强扫描使用LAVA,也是T1的压脂序列,扫描动脉期,静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的轴位,同时还需要扫冠位延迟期。使用钆双胺作为造影剂,使用量15毫升,使用MRI注射器进行注射,注射速度2.5毫升每秒,注射完成之后使用20毫升生理盐水用相同速率进行冲管,过15s开始增强扫描3次至4次,得到患者肝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平衡期的图像。注射造影剂之后的2分钟至3分钟内通过冠状位以及轴位进行扫描获取延迟期的图像。

  1. 结果

2.1所有患者的核磁共振的成像状况

72例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的成像扫描之后,均有肝硬化内结节的状况,并且程度不一致,患者的肝体积在整体上呈现正常水平,有一部分患者的肝体积在变小。肝的尾叶与左外叶有代偿性的变大现象,右前叶开始萎缩,肝内结节大小各不一样,小结节为粟粒状,直径小于3毫米,大结节分布在肝中各个位置,直径大于3毫米,其图像在肝脏的表面呈凸起状,T1W1信号和正常的肝组织区别不大,有一部分比正常肝组织的信号稍微强一点,T2W1信号降低,其分布为弥漫态,纤维间隔以及正常的肝组织信号比较高。

2.2 肝癌结节患者的核磁共振的成像状况

72例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诊断之前,有25例被确诊为肝癌患者,其中20例患者为小肝癌,5例患者还患有门脉癌栓。对这些患者进行T1W1扫描之后,其T1W1-IP的信号强度呈现比T1W1-OP高,表明患者的病灶中发生了脂肪变性;而对患者进行T2W1扫描之后,患者的病灶信号强度比正常肝组织高。

  1. 讨论

肝硬化患者若是没有及时诊断治疗,会使病情得到恶化演变成为肝癌,对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肝硬化内结节可以分成肿瘤性的结节、不典型的增生性结节以及再生性的结节,其中我国常见的类型为再生性的结节,该类型的结节可再次分为硬化结节、多腺泡的再生结节以及单腺泡的再生结节,再生性的结节发展成为小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需要在此阶段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防止患者病情继续发展[3]。而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式作为新型诊断方式,与常规检查手段相比,其成像分辨率更高,并且可以全方位、多层次与多序列进行扫描,对肝疾病的诊断价值非常大[4]

经过本文研究表明,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将此次研究作出如下总结:在应用核磁共振对肝硬化内结节患者进行诊断时,其T1W1扫描能够对稍高小肝癌进行有效观测与鉴别,从而可以很好判断出患者体内有无癌变发生,总体而言当低信号持续过程之中有高信号小结节出现时,提示患者可能有病变发生。而T2W1扫描则能看到肝硬化内结节会出现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对纤维间的强化间隔可以有效进行判断,T2W1扫描检测到的信号一般有比较高的特征性。

综上,在肝硬化内结节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可以有效鉴别肝硬化内再生结节与肝癌结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典甲.磁共振成像和CT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1):31-33.

[2]章莎莎,吴明灿,胡宁,鲁鹏聪.钆塞酸二钠磁共振增强成像对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8):2188-2191.

[3]张洁,康澍,周桂娟,贾红荣,马艳红,鲁春磊,朱建刚,张殷雪,付超,尹天禧,孔令钢,廖晓辉.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肝硬化背景下癌前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9):69-71.

[4]黄红刚,祁红艳,刘艳红,冯永刚,陈新梅.核磁共振成像对肝硬化肝内结节诊断及癌变的早期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4):599-6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