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与余热利用的优势与风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区域供冷与余热利用的优势与风险探究

潘静静

同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供冷站正在研究集中供冷的方法,目的是减少人们日常使用空调的频率,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集中供冷涉及到能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如何提高供冷效果,就是现阶段相关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关注余热利用的优势,合理分析出影响区域供冷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明确供冷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并充分分析出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风险问题,方便有针对性的展开优化研究工作。

关键词:区域供冷;余热利用;技术优势;安全风险


除了冬季供暖的问题,目前受众群体还开始关注夏季供冷的环节。事实上,供冷工作主要是通过空调系统来实现的。而传统的空调系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而且对资源的转化效率也不高,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还需要技术人员秉承着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理念,积极研究区域供冷和余热利用的工作。

1.简要介绍影响区域供冷工作效果的因素

在实际展开区域供冷工作时,想要对空调的余热进行合理利用,避免能源流失在空气中,造成经济浪费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还需要先分析出容易影响供冷工作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找到工作的侧重点。

1.1建筑物

在建筑物施工建设环节中,施工单位会从美观性的角度,将建筑物设置成不同的造型,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不同使用需求。而不同的造型,内部空间结构不同,房间各个角落的实际制冷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门窗位置、门窗结构大小的设置问题,都会对供冷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温度变化是影响区域供冷和空调热能流失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研究如何节约资源的问题时,应当重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展开分析。这是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前提,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区域供冷与余热利用工作的基本优势

区域供冷工作在供冷装置上进行了优化,目前主要的方式就是采取集中供冷形式,这可以合理控制资源的使用量。

2.1保护环境

常见的供冷方式是集中设置冷却水,并通过在建筑结构当中预埋冷却水管道的方式,通过流通冷却水,达到给建筑物降温的目的。给建筑物降温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避免混凝土墙体由于高温而出现墙皮脱落或者墙体裂缝的问题,节省建筑物的维修成本。同时,使用水资源进行供冷工作,可以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不再依靠电能进行制冷工作,符合国家新时期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需求,在目前的应用效果良好。

2.2缓解用电压力

区域供冷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荷过大的情况,避免造成城市供电量不足,或者供电不稳定的问题。目前,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大量使用电能,如何缓解用电压力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供冷工作中,摒弃传统的使用电能带动制冷装置运作的方式,积极研究创新供冷形式的可行对策。

2.3符合时代要求

区域供冷和空调余热的合理利用工作,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技术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供冷工作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满意度,为人们打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感。由于实际的区域供冷和余热利用工作涉及到对专业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还需要注重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3.区域供冷与余热利用工作的风险和解决对策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区域供冷工作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容易给设备使用过程带来安全风险,还需要管理部门结合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3.1风险问题

区域供冷的能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建筑是否都集中供冷。如果区域供冷系统建造完成后,实际用户不多。则项目不仅很难发挥其优势,并且还会导致能耗过高。此外,荷预测不准、管网规划不合理。供冷半径过大、设计流速过大或过小,将导致运行费用过高或造成管网投资浪费。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在前期进行区域供冷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2解决对策

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区域供冷项目的建设将起决定性作用。附加一定的优惠条件,提高企业采用区域供冷方案的积极性,同时,依靠政府和专家团队做好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建设期长的项目,做好前期负荷预测与分析,根据建设时序和负荷需求分析结果,分期分批投产,能减少初投资。

在压力大于0.3MPa的蒸汽源或温度120℃以上的热水余热资源、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可以采用部分溴化锂机组制冷,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增加冷源的互备性。当不能满足冷负荷需求时,可用高效电制冷机作为供冷补充。此外,供冷工作不仅包括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工作,还包括对集中供冷站供冷专用设备的降温工作,避免设备长时间运作而导致温度升高,引发设备故障的问题,影响供冷效果,这是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一大问题。

3.3注意事项

区域供冷与余热利用是基于国家节能环保发展理念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供冷技术方法,需要在建筑物建设前期,就设计好相应的供冷管道,做好管线布设工作,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可以侧重于对空调装置的使用功能和操作方式进行优化创新,在降低空调能耗量的基础上,利用空调来进行集中供暖和制冷工作。

技术人员在具体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时,应当总结以往的供冷工作经验,分析设备运行时对能源的使用量,关注市场上相关能源的价格变动情况,重点研究节约经济成本的方法。这需要技术人员树立创新工作意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合理展开信息共享的工作,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制冷经验,为区域供冷工作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夏季气候干燥炎热,人们必须要依靠制冷设备来调节环境温度。而采取区域供冷技术,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缓解城市用电压力的目的,应用价值较高,符合时代发展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需求。不过,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根据人们对温度的不同需求进行智能调节,就是目前的主要工作难题,还需要供冷站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积极树立创新工作观念。


参考文献:

[1]贺继超,袁野,王耀武,等.基于热电厂余热利用的复合型区域供冷系统设计与效益分析[J].暖通空调,2016,46(8):83-87.

[2]游洋,姜波.区域集中供冷系统的优化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9(4):14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