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4
/ 2

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

王柏盛

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替代煤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型能源。我国十分重视天然气的发展,兴建了许多天然气输气场站,并推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不断发展。在享受天然气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捷时,也不能忽视天然气输气场站所存在的一系列风险。

关键词: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安全管理

引言:天然气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仅次于煤炭的应用。作为输气管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天然气输气场站,其承担着输气管道平稳运行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天然气在我国使用时间尚短,我国在使用上技术手段不成熟,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输气场站存在着一系列风险。本文将分析天然气输气场站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安全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

  1. 设备风险。天然气输气场站涉及到许多设备,这些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因不注重合规使用和后期维护导致很多安全隐患的存在。设备风险包括设备本身存在的风险,控制系统的风险和管道泄漏危险等[1]

  1. 设备风险。天然气的气源品质高低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品质低的天然气不仅会影响使用,更会造成输气管道的管线出现腐蚀的情况,若管线出现腐蚀,天然气在进行压力输送时极易发生事故。场站中的过滤分离器对安全也会造成影响,其中的滤芯若发生堵塞情况且未被及时更换,会导致输气时所利用的压力受阻,影响输气效率的同时导致事故的发生。

  2. 控制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在控制和监管场站日常运行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包含的压力检测、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检测等直接关系到场站安全。若一项出现问题,会导致控制系统整体受到影响,带来安全风险。

  3. 管道泄漏风险。场站中存在大量管道,这些管道及相关设备在日常运行中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如自然灾害或人为误操作等,这都会造成管道泄漏问题。在管道检修时,需将气体全部排出后方可进行检修,这些气体在遇到空气后极易成为易燃易爆气体,引发安全事故。

  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引发的风险。由于天然气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很多相关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例如在施工中不注重安全责任制和针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等,均没有相关的完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很多安全事故的出现。

  2. 应急演练不够引发的风险。天然气输气场站自身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应经常开展相关事故演练活动。然而,很多部门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演练的重要性,导致在出现突发事件中无法及时进行处理,造成极大的损失。

  1. 天然气输气场站安全管理

  1. 对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天然气输气场站自身危险性极高,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最新设备,来保障安全生产。引入设备时,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场站当地情况,引进符合要求的性能可靠的相关设备,保证所引进的设备的技术细节和性能指标均符合场站建设要求,并在日常运行中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引进设备后,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聘请专业人员指导工人设备的使用方法,使工人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减少误操作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建立专门的设备维护小组,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明确维护和保养工作的工作内容,要求设备维护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和保养工作。设备维护小组应对场站的控制系统随时进行检修,确保控制系统的各种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均能正常工作,若发现其中哪一项出现故障时,需及时排除故障;对天然气的输气管道也要不定时进行检查,指导工人施工时需按照操作流程作业,杜绝误操作,防止出现管道破损现象,导致管道内气体的泄漏。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台账,详细记录设备每次检修的情况,做到有据可查。组织工人进行培训,提升工人专业水平和自身综合素养,在培训中,要详细讲解天然气性能和输气场站的重要性,使工人对其中别的工作原理得以全面了解;培训内容还应包括输气场站各项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维护知识,使工人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对简单的小问题有能力加以处理。只有真正提升工人的专业技能,才能使输气场站的设备风险降到最低[2]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合理且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使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安全性得以全面提升。在建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使制度更具有合理性和严谨性。在日常生产中,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一定要按照安全制度和生产手册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可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场站相关设备的使用,更要包括安全生产的内容,在重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更要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可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制定安全考核内容,将安全生产与绩效制度挂钩,发现工人不合规的行为,需严格处理,责令其立即更正,第一次犯错可采取口头警告形式,责令其不得再犯。若仍有不合规之处,则扣除绩效工资,屡教不改者,实行劝退或开除处理,明令奖惩措施,使得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可极大的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安全隐患,真正意义上促进安全生产,保证输气场站在安全平稳的状态下运行,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相关单位更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成立监督部门,对每个部门的工作实行全面的监督,确保工人在日常工作中和对设备的使用中均是合规操作,从而降低风险;扩大监督范围,将日常生产和场地设备的维护等均纳入监督范围中,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流程,发现违规之处立即责令更正。制定奖惩制度,对在每次检查中均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以此来带动员工积极性,更好的投身输气场站的安全生产中。

  1. 加强应急演练。天然气输气场站性质极其特殊,自身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在日常运营中,不仅要重视设备的安全操作,更要对风险加以预测,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演练活动。演练内容要涉及不同类别的突发情况。在演练中,要加入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理内容及安全逃生的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水平,这样,便可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降低事故损失,在无法处理时,也可立即选择安全撤离,减少人员伤亡。相关单位可在演练后召开员工大会,在会上总结演练情况,再次强调事故的危害性,可举出相关案例来引起员工重视,并再次讲解输气场站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以及出现突发情况后的处理办法,在会后可采取考核的方式,来强化员工意识,使员工牢记问题的处理方法,并将安全意识牢记在心中,在安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培养风险意识,学习高风险高等级作业的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处理相关问题,保障天然气输气场站的正常运行[3]

结语:天然气输气场站的大量建造,促进了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认识到天然气的巨大经济效益时,也不能忽视其本身存在的巨大风险,在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最先进的设备及技术手段时,相关部门更需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使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养,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占华.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4):63-64.

[2]张源宁.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和安全管理[J].石化技术,2018,25(01):228.

[3]宋丹丹,万超.天然气输气场站风险分析以及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7(2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