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 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李莲云 段长妹 袁文琳 张颖 魏红

泰和县人民医院 江西 吉安 343700

【摘要】目的:研究精准护理应用于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临床实践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接收的2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43例和采用精准护理的实验组143例。比较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能够显著改善PICC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精准护理;非霍奇金淋巴瘤;PICC-UEDVT


临床多采用多种药物配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由于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以有效防止多次穿刺而引发血管损伤,降低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需要持续化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主要通过PICC方式搭建静脉通道[2]。然而,穿刺导管和导管长时间留置于患者体内均会对患者的血管内壁造成直接损伤,加上患者自身疾病等因素综合作用,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等容易积聚在血管内膜和导管外壁[3]。随着PICC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由PICC诱导的PICC-UEDVT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以2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精准护理应用于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UEDVT的具体影响,调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接收的2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143例和实验组143例。对照组男73例、女70例,年龄27-76岁,平均43.68±5.29岁。实验组男70例、女73例,年龄28-75岁,平均44.94±5.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精准护理,包括:患者进行导管留置前需进行淋浴;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握力球,进行握力球训练时以患者能够看到前臂肌肉绷紧为宜,督促患者进行握力球训练;予以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最好超过2 L;设立微信群,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医护人员可不定时在微信群中介绍成功病例,增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治愈信心;指导患者和患者家属多观察导管留置一侧锁骨和上肢等是否出现疼痛和肤色变化等现象,如若发现及时求助医护人员。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

1.5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行t检验,以60af3d20e4129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士s表示,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行X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

实验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1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60af3d20e4129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s)

组别

例数

导管留置时间(d

住院时间(d

实验组

143

348.85±54.85

10.47±1.29

对照组

143

216.23±50.87

15.84±1.30

t


21.1996

35.0634

P


0.0000

0.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PICC-UEDVT发生率

静脉炎

实验组

143

2(1.40)

4

对照组

143

14(9.79)

17

X2


9.5333

8.6854

P


0.0020

0.0032

3讨论

PICC技术常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但其容易引起血流感染和静脉炎等并发症,特别是PICC-UEDVT[4]。因此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PICC-UEDVT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意义。近年来,精准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备受患者青睐[5]。精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精准化护理实践,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主张以预防为主,实现环节控制[6]。为了证实精准护理的有效性,以2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实验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精准护理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综上所述,精准护理应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能够显著改善PICC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PICC-UEDVT发生率和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岑碧芝,李丽萍.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血流感染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24-2426.

[2]卢祖金.精准化护理策略对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C].//中国抗癌协会.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论文集.2019:8065-8066.

[3]王园梅,练玉颖.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6):184.

[4]许璐,常鑫,覃丽珍, 等.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6):1027-1029.

[5]秦勤,吴玉娟,唐菊英.精准化护理策略对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9):1414-1416.

[6]蹇泽娅,魏玲.精准护理在1例NH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严重皮肤损害的应用[C].//中国抗癌协会.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论文集.2019:878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