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涂玲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445000

摘要:案例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开放性与实用性特征,将生动案例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探究的热情,增添地理课堂的互动乐趣,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想要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理解课标,熟知学生,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宜的学习案例,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以新颖、趣味的要素装点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成功构建高中地理生态课堂与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实践应用

地理知识来自于生活,地理教育回归于生活,我们要把握教材知识与生活案例的密切关联,让学习地理的过程更加直接、更富灵性,更有效率。通过开展丰富精彩的地理教育活动,向学习者展示了丰富的地理环境,总结与反映多样化的地貌特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释说明,使得课程教育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有哪些,如何落实应用实践?以下做具体分析:

一、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深化理解知识

 课堂教学中导入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更熟悉、更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知识内容,有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感知,激活深度探究的热情。每一节课上教师精心筛选案例,并且融合新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理解案例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的来龙去脉,在脑海中建立知识概念模型,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二)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生成逻辑思维

案例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巧妙穿插与运用,打破了枯燥、单一的理论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案例素材,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乐学”的浓厚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对案例的理解去把握抽象的地理知识,建立理论观点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与交流表达,综合锻炼高中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促进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发展,强化课堂教学成效。与此同时,教师也能把握案例教学的特色,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

(三)案例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

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经过了教师悉心准备与周密规划,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而适时呈现案例,生动形象地再现教材知识内容,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地理课堂上选用的案例内容来看,往往围绕教学的核心点,突出某个概念或者实践观点,引领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独到见解来把握理论知识。由于整个案例探究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家自由交流与讨论,处于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必然有利于激活自主学习意识,完成构建高效课堂的任务。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前导入阶段的应用

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前导入环节,成功掀开一节课的序幕,唤醒学生的参与动机,每个人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课堂活动,必然积极影响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因此规划设计课程方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精彩的教学案例,让地理课堂独具特色。例如,研究“地表形态的塑造”时,我提前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系统地介绍我国地理环境,并展示了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等独特的地表结构,当大家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吸引,再进一步设问启发:“你知道这些地貌的成因吗?”“出现这些地貌的地理位置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依托生动的情境与活跃的氛围,大家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解阶段的应用

  案例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亲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化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在课堂讲解阶段,我们要借助案例启发学生,顺理成章地化解学习重难点,掌握基本学科知识。例如,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给出“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再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谈一谈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贴近生活的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如有的学生提出要实施水循环,做到“一水多用”,有的学生提出了日常生活节约用水的小妙招等等。借助案例突出知识点,确保课堂活动的顺利推进,提升学习有效性。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课后训练阶段的应用

开展地理学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从课上教学延伸到课后训练,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巩固知识,锻炼能力。例如,研究“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时,给出具体的案例:颐和园根据规定每日限定接待3万人次的游客,并采取了空间分流管理、饱和区限流管理模式。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每天接待如此高的客流量,颐和园怎样才能保护环境不受破坏?除了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外,学生还自己查找资料,对比其他地区的类似案例,总结答案,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案例教学模式,重新梳理“教”与“学”的关系,结合不同的地理知识内容,呈现多样化的案例,更易于满足学生的思维特征与学习需求,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生领悟了地理知识的魅力,形成地理实践意识,促进学习力与思维力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核心素养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敬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综合研究[J].科学咨询,2020,(46):60-61.

[2]木壮.核心素养下高中区域地理案例研究的选取及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