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统安全管理到科学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31
/ 2

由传统安全管理到科学安全管理

杨宝军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 110044


摘要:安全管理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安全问题多发区、易发区。安全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进步,以人为本,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重视。在建筑领域,如果安全管理工作做不好,势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血的事实,泪的教训面前,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进步,思想转变,科技跨越,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急需科学的管理方式,超前的防患意识才能满足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安全管理,科学,理念


一、传统安全管理的不足

(一)教育不彻底,要求不严格。传统的安全教育对宣传教育和培训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公司只注重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从思想上就没有重视。员工从入职到走向工作岗位,也只是简单的搞搞培训,走走过程,简单的考试,员工也就是听听而已,不生动,无触动,安全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导致员工走上生产岗位后安全意识和安全概念不足,导致事故发生。

(二)事前无管理,事后理一理。传统的安全管理,对于事前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违章行为处罚力度及教育深度不够,不能真正的使违章人员受到教育,对于错误行为敷衍了事,未进行深刻剖析。安全事故发生后,种种处理行为也基于补救或消除影响为主,对事故的剖析不够,对员工的教育深度不够,未形成深刻的烙印,使安全意识扎根于心田。

(三)制度墙上挂,你我都不怕。传统的安全管理基本是制定安全制度,发文上墙,制度内容却不能深入心,职工认为安全管理是领导层的事,和我一个小工人无关。所以从思想意识上来说,职工就没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更不能主动的提出安全管理意见和建议,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

(四)管理不科学,内容粗放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难以实现系统化;传统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形式内容简单,不易操作,难以执行,对现场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个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难以量化落实。

二、科学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理论的支撑,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探讨安全管理的科学理论基础,运用理论基础揭示安全管理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放在系统运行阶段,大都是事故发生了再调查发生的原因,进行整改,这种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被称为“亡羊补牢”模式。而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出发点是预先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和监控,由事后补救变为事前预防。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科学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使现代化科学管理取代传统管理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现代科学管理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就能降低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另外,人的思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对生产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知识培养也是重中之重,职工掌握了科学文化和技术,能增加其主观安全意识。所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其科学安全意识,是科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安全管理中应用

(一)以科技为载体,培训生动而灵活。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最基本的原因是安全意识不到位,从管理层角度,有些安全管理的决策层认为安全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合理认识到安全投入的重要性,为了让管理层意识到安全投入的重要性,就要给领导层算经济账,从事故的经济损失和安全投入的对比、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事故产生的后果等一系列数据消除领导层淡漠的安全意思,提高其对安全生产必要投入的认可性。从基层员工方面,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教育的认识,让其从根本上理解安全培训是必要的,关键时刻是能有重要作用的。从培训的载体上讲,既要通过常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常规性的班前教育,更要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例如多媒体培训、二位码安全交底、安全体验台、微信教育群等多种途径进行强化宣传教育。在强意识,多手段,新媒体等多种教育方式下,使员工的思想从 “被要求安全”,到“要求安全”的思想提升,进一步到“我会安全”的升华,这样就使企业安全管理的关口由管理层前移至生产层,由几个人管安全到人人管安全。

(二)以先进的理念,制定先进的制度。传统安全管理只是制定了安全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简单的分配给工作者,由个体承担对应的安全后果,由安全管理部门去简单监督,对于生产中不安全措施监督部门也没有权利去改变,导致安全管理只是停留在嘴上,形成两层皮的局面。面对这些问题,先进的企业已经提出了“管”“监”分离制度,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将各系统安全质量责任分为四大系统,即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保障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安质监督系统。其中组织指挥系统是由具有资源配置决策权的各层级领导构成,通过对人、材料、工具、设备等资源配置进行动态管理与调整,不断修正各体系、各类别、各流程、各作业岗位的“偏差”,最终实现公司安全质量目标;技术保障系统是由公司技术部门等构成,其职责主要以负责技术管理及过程控制,通过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设计、风险源辨识、安全技术方案等措施的制定及落实,确保工序质量合格、生产安全受控;资源配置系统由公司相应系统部门组成,负责保证人员胜任岗位、设备运转效能稳定、物资材料合格、工具机具状况良好、安全费用使用到位等生产资源满足要求等;安质监督系统由公司安质部门及安全稽查部门组成,依法依规及时纠偏预警和监督整治,起到对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的服务、保障、纠偏作用。

(三)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安全。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消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安全。在安全管理中,处于管理地位的是人,处于被管理地位的也是人,不同的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理者的心理、生理、能力、素质等都是不相同,人的行为影响着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各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层次人群的差异,不能简单粗暴,要尊重每一个人,关心每一个人,以人为本,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放在同一个高度,使被管理者能够由归属感,从心里认同企业的管理行为,与管理者形成安全管理的共同体,使安全管理行为从被抵触到受欢迎。

(四)多渠道管安全,全员管安全。先进的企业除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系统外,还会开放多种渠道增加安全管理途径,例如设置青年安全监督岗、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班组长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等完善安全质量监督、自控体系,加强作业层建设,夯实安全质量管理基础,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职工参加安全管理。

四、结束语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职工和企业的利益,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只有从传统的安全管理向科学的安全管理转变,形成科学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上下一体的管理网络,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凝聚全员的管理智慧,才能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发展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