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浅析

范菁菁

霍铧德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1

摘要:随着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涉及的技术和多层级工程分包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和多维度,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的理念,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可能应用和潜在优势,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并探讨了“区块链+项目管理”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区块链 项目管理

1 问题的提出

所谓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在一定的资源(包括时间、资金等)约束下,运用系统论的理念和工具,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项目管理强调计划性,强调责任明确、清晰,强调过程的控制,最终达成范围(包括质量要求)、时间、成本三大管理目标的统一。

自引进项目管理方式后,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和世界先进国家一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为我国成为基建大国和基建强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60b594f896111_html_69e2d4d4f9e6a14f.gif60b594f896111_html_32e4e16ae0987d51.gif60b594f896111_html_32e4e16ae0987d51.gif60b594f896111_html_32e4e16ae0987d51.gif

分包方

承包方

监理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参建各方必须进行点对点和交叉的信息获取和信息输出。但是,目前实行的项目管理方式要么是以业主为中心,要么是以总包方为中心。这种中心化的项目管理方式,在面对技术复杂、参建单位众多和存在多层级分包的大型项目时,显然存在一些问题。

1、信任问题

基于各自利益考虑,各方自建的数据库都优先自用,不愿轻易分享给其他关联方。还有一个问题是,每一方对其他各方的数据库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存疑,怀疑对方对数据做了修改以满足他们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就算是某一方愿意把数据分享,其他各方也不一定愿意相信并接受数据。

2、保密难

由于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参与单位众多,各方利益驱动各不相同,一些关键数据,比如价格、技术指标等如何保密、如何脱敏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在招投标过程中,保密难就给某些人提供了寻租空间,导致了腐败的产生。这也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3、安全不能保障

随着信息科技在工程建设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只有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一旦出现安全漏洞被黑客入侵,就等于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涉及金额巨大,如果存在黑客入侵获取关键信息或修改数据,显然会给相关各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4、参建各方大量的信息重复录入,导致信息汇总难,而且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检索各方需要的信息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在项目管理中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而且也比较难以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取得彻底的解决。而区块链技术的诞生,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

2、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标志着比特币和它背后的区块链技术的诞生。

区块链技术是将数据以区块为单位来进行验证和存储,每个区块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等的;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的算法共同完成,利用分布式节点算法不仅可以生成数据,也可以更新数据;利用加密技术来保证信息安全;利用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

抛开严谨复杂的技术层面的表述,简单来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这项技术虽然是新的,但解决的问题却非常古老——记账问题。原来的记账方式是各记各的,最后汇总成一个大账本统一结账和清算。而区块链就是由一个个按时段来记录往来结果并拼接成一个大帐本,这个大帐本没有统一的清算中心,但是记在上面的每一笔账目都要同步在所有的记账先生(节点)的账本上,这些记账先生来自于该账本相关的方方面面,从而保障了这个账本上的信息安全可靠、不容篡改。

从以上可以看出,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随意篡改、可追溯、集体维护等特点。这些技术特点保证了信息的真实与透明,为链条上所有参与者奠定了信任的基础。而这些技术特点也使得区块链技术特别适合那些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多个主体之间的缺乏协作信任的应用场景。事实上,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这样的一个应用场景。可以说,区块链技术这些独特的技术特点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是完全相吻合的,给我们提供了解决上述工程项目管理中诸多问题的良方,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了一套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3、“区块链+项目管理”的优势

通过上面对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区块链+项目管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不管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多少参与单位和多少层级的工程分包关系,区块链技术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创建一个个可复查的交易记录和多事件认证,并通过密码学对所形成的区块“上锁”,且未经过所有使用者同意的情况下无法修改交易记录信息,安全性极高。其次,同一个资料,只需提交给一方,就可以分发给多方,互通使用。这种改变,会极大提高管理效率,也是工程管理变革的一种直接成果。另外,将项目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且有效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综合汇总与快速检索,有利于项目综合管理水平(包括成本,质量、安全等)的整体提升。

“区块链+项目管理”的优势具体阐述如下:

1、去中心化,项目信息很难篡改和造假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每个参与者手上都有一个独立账本。每一次变化,记一次账,就要对说有参与者进行广播,待所有人都确认后,才能被记录到账中。这种记账方式,任何人无法随意篡改信息,即使有虚假信息被发现后,也能溯源。

账本中的数据由参建各方提供,数据的真实性责任,明确在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等,通过哈希算法,实现可追溯,任何信息中心、信息管理员无需对内容担责。这就解决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和信任问题。

2、超级安全,多方信任

区块链技术,是让每个人手上都有账本,即使一个账本遭到破坏,其他人手上还有账本。这相当于给原来只有一道安全闸门的中心化的数据库安上了多重安全闸门,可以避免单点故障造成整个系统不可用以及数据丢失的问题。另外,也可以对每条信息进行单独的非对称加密,防止信息泄露。通过对系统和个体的安全加密,使得工程项目管理数据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提高。

而且,由于工程项目参与机构较多,且各方的利益驱动点不同,很难迅速地建立信任关系。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安全透明、可溯源等重要特征就保证了在双方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交易双方的信任感。

在工程项目领域,区块链技术所自动生成的信任机制,可以解决项目中跨单位的数据可信度问题,从而有助于打通业主方、总包方、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

3、全面汇总,快速检索

依托区块链数据库技术,如果将底层数据库信息分解成不同种类,比如招标信息、合同信息、成本信息、支付信息、结算信息和参加方信息索引,分别放置在项目内链和全局工程索引链上,就能实现快速检索功能。

总的来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建共管、节点平权的特点,可以实现全面数据归集和检索,并通过引入贡献积分和消费积分的机制,建立一个包括施工方、监理方、设计院、供应商等数据共享交换的生态圈。

4、“区块链+项目管理”的思考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显而易见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但目前仍处于理念引入和实践萌芽阶段。

1、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本身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目前尚处于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本文所讨论的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存在较强的惯性,吸收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时间的消化,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的指导和引领。

3、呼吁区块链技术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加强跨行业合作,及早开展应用层面的技术开发和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

5、结语

“区块链+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安全、可溯源和不可篡改等先天技术优势来打通数据壁垒,构建一张“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的安全网,实现各参建方、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

进一步来说,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工程项目全流程的“穿透式管理”和“穿透式付款”。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违约转包、资金挪用、农民工不能及时足额拿到工资等问题。如此一来,既能为业主节约资金,又减少了腐败,净化了市场,同时还保护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一举多得。

“区块链+项目管理”是中国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的一次重大机会,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必将对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对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带来全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项目管理,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wiki/项目管理

  2. 【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戚安邦 主编,《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 何蒲,于戈,张岩峰,鲍玉斌,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前瞻综述,计算机科学,2017(04):1-7

  5. 张向东,刘海超,姚琦敏,区块链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0):346-349

  6. 杨伟华,汪辉,刘武念,区块链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构想,建筑经济,2020(07):141-143

  7. WANG Jun, WU Peng, WANG Xiangyu, SHOU Wenchi,The outlook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7(04):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