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3

观察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余诗云, 杨欢欢,蒲延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而后总结效果。结果:综合分析两组护理后的各项症状积分,乙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6.26±.25分和32.36±0.14分,其评分低于甲组。乙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自身健康评分分别是90.25±0.14分、36±0.14分、94.26±0.17分、95.58±0.44分,均高于甲组。乙组的满意度高于甲组,分别是93.1%和75.8%。结论:针对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方式,其优势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冠心病;护理质量;病情康复

冠心病对患者的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指的是人体冠状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患者心脏出现缺氧和缺血。如果冠心病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机体的多个器官和脏器的损伤,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责任制护理方式有突出的作用,为了分析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选择5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而后总结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58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而后总结效果,均是29例患者。甲组的男女分别是18例和11例,年龄是50-78岁,均数是65.26±0.89岁。乙组的男女分别是17例和12例,年龄是51-79岁,均数是66.59±0.59岁,对比基本资料可知,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甲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提升患者依从性。乙组的患者采取的是责任制护理方式,如下:

(1)确定责任护士

在实际护理中确定责任护士,结合科室的现有方案对每一位患者安排责任护士,一般是6-8例患者安排一位护士,采取24h责任制,8h值班制[1]

(2)明确护士责任

在护理阶段需要明确护士的责任,对所有的患者都要了解身心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在护理计划中进行健康指导、心理辅导和用药干预等。注意交接班的时候,以床旁、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告知患者护理中的相关问题。

(3)执行护理方案

在实践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定期的打扫病房,适当的开展消毒处理,此外需要定期的开窗通风,调节室内光线,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重要的警示语贴在走廊处,营造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此外提醒过往人员不要随地吐痰,也不要大声喧闹,为患者提供良好住院环境[2]

(4)心理护理

当前冠心病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患者可能会存在心里负担重的现象,加上长期的焦虑和烦躁情绪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的情绪。在护理阶段需要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注意事项,让其减少压力。耐心的倾听患者倾诉,改善患者心理状态[3]

1.3指标分析

(1)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症状积分;

(2)分析和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3)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软件,标准差以(60b6e8ef20b74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 用2检验。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症状积分

综合分析两组护理后的各项症状积分,乙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6.26±.25分和32.36±0.14分,其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60b6e8ef20b74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甲组

29

52.25±0.47

58.25±0.25

乙组

29

36.26±.25

32.36±0.14

P值

-

0.00

0.00

t值

-

7.36

6.25

2.2分析和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重点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乙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自身健康评分分别是90.25±0.14分、36±0.14分、94.26±0.17分、95.58±0.44分,均高于甲组,在90分以上,因此证实了乙组的优势,详细如表2。

表2: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60b6e8ef20b74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自身健康

甲组

29

70.26±0.47

73.26±0.25

74.26±0.14

75.14±0.56

乙组

29

90.25±0.14

95.36±0.14

94.26±0.17

95.58±0.44

P值

-

0.00

0.00

0.00

0.00

t值

-

7.56

6.25

7.14

9.56

2.3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乙组的满意度高于甲组,分别是93.1%和75.8%,资料对比,乙组优势明显,如表3。

表3: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析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n)

比较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几率(%)

甲组

29

20

2

7

75.8

乙组

29

25

2

2

93.1

P值

-

-

-

-

0.00

2

-

-

-

-

6.58

3.讨论

冠心病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疾病,当前无明显的治疗方式,如果冠心病出现后,部分患者同时也会存在其他合并症。在后续治疗中,要注意的是及时的进行护理,责任制护理方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以患者为中心,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指导之后,改善了各项指标,避免病情恶化[4]。在护理阶段,通过科学的分配制度,将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形成阶梯链,让不同的成员在不同的层次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进而提升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也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在灵活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理评分,医院要严格的落实责任制护理方案,为患者提高力所能及的护理帮助,促进患者康复[5]

乙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优势明显。乙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自身健康评分均高于甲组。乙组的满意度高于甲组,乙组优势明显。说明针对冠心病的患者开展责任制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方案的落实在临床上有突出的作用,相对比常规护理形式,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蔡宝华,林理真.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合并胃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3):65-67.

[2]陈文君.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影响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8):148+159.

[3]汪昭君.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60-161.

[4]陈翠荣.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的相关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7):113.

[5]郑荣荣.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1):122-123.

[6]谢佳佳,余晓燕,方超,等.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积极作用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12.

作者简介:余诗云(1994.02-),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学历,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