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放射治疗中的辐射防护

阿依佐合热古丽 施逸君 吴佳遥 李婧

上海健康医学院 18 级医学 影像 学院 上海市 20023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方式的多样化,医源性辐射也变得越来越被大众所关心,医源性辐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影像学检查,随着检查次数的增多,辐射量的积累也变得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放射治疗。目前对于辐射的危害调查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现对目前辐射的危害以及辐射防护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辐射防护;防护措施


1辐射防护概述

1.1 辐射防护的定义

辐射防护是原子能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保护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辐射防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剂量学、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技术、辐射防护评价和辐射防护管理等。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1.2 辐射的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线技术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医学诊疗之中。放射线技术在为疾病诊疗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相关医务工作者造成了较大的潜在辐射损伤威胁。

在生物大分子损伤的基础上,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功能和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亚细胞和细胞水平的损伤效应,导致全身以系列的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和病理形态变化。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受到辐射能损伤和破坏的同时,又有修复,再生和代偿能力。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和修复斗争的结果决定了机体的预后。有时在损伤修复治愈之后,还可能在DNA中存在突变的基因。后者可能引起远期致癌和遗传效应。

放射辐射危害还会导致放射病,放射病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放射病,受损的主要是造血和淋巴等最敏感的组织,突出表现为眼状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胃肠道上皮组织严重受损,其生物屏障作用也遭破坏;另一种是慢性放射病,是机体在较长时间内受到超过剂量限制的电离辐射作用引起的全身慢性损伤。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症候群,性功能改变,造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等。

生殖腺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也较高,主要表现为生育力受损和辐射的遗传效应。生育力受损,数非随机效应较低剂量照射引起精子减少,生育率暂时降低,较高剂量则导致永久性不育;辐射遗传效应是辐射对受照者后裔所产生的随机效应,电离辐射可使受造者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受损,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先天畸形,流产,死胎,性比变动和某些遗传性疾病等。

2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以及防护措施

2.1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辐射存在危害,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或少受辐射的危害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既要对人及其环境提供恰当的防护,又要能促进核能和核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确定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然后通过立法,将这些原则转化为法律和法规,从而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①实践的正当性: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都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当的理由,即能够获得超过代价的正的纯利益;②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③个人剂量限制:用剂量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射加以限制。

2.2 辐射防护的主要措施

从正当性防护最优化原则考虑,不应将核医学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临床医师与核医学医师要严格掌握核医学诊断,治疗的适应症,尤其要严格掌握对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及新幼儿的体内和医学检查与治疗项目,且只能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放射性药物;还应建立和医学诊断档案资料和借阅制度,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1)受检者防护

①在保证和医学影像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选用毒性低,半衰期,短期量小的放射性药物。②给药剂量要准确,按气化准确吸取药量,经活度计测量后再经双人核对药物种类,给药剂量,患者姓名,无误时才能给病人用药。

(2)受治者防护

①依据受治者适应症,治疗目的作出详细的治疗计划,并合理确定治疗用药种类与剂量。②给药剂量必须准确,按计划严格封装药量,金火度计测量后再经双人核对无误才能给患者用药。③为减少受治者之间相互照射,最好住在医院专设的单人间,病房。④受治者排出的排泄物,应按其放射性污染物收集,清除与处理。

  1. 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放射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有关放射防护法规规定制度;进入操作室必须穿着专用工作服,工作帽,鞋及口罩,操作时戴好防止手部污染的手套;操作高活性药物时如淋洗、标记、分装、注射等,除采取铅屏、铅砖,铅玻璃,铅车等局部屏蔽物外,还应佩戴防护眼镜,其中防γ射线须用含铅眼镜,防β射线则选用有机玻璃眼镜。

综上所述,辐射防护的目标就是实际量保持在有关阈值以下。以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保障采取合理的措施,以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辐射防护的目的是,既要保护工作人员个人、他们的后代和全体人类,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或伴随着辐射的正当的实践活动。所以,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即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保持在可合理达

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 肿瘤放射治疗学[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2] 黄幸卫.医院辐射防护工程管理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82-183.

[3] 马志强,吴迎春,吕刚,王国选.辐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J].兵团医学,2020,18(03):53-56.

[4] 乔维栋,周建洲,李刚.医院辐射防护工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7):76-77.

[5] 李立荣,吕品.大型综合医院辐射防护工程建设探索——北大国际医院防护工程实施要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06):72-76.

[6] 本刊编辑部.医院辐射防护工程[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01):22.

[7] 翁芳明.浅析放射医学检查中放射线防护.中国保健营养 2016,26(17):376-377.

[8] 柳朴,卢建祥.~(131)I在核医学应用中的辐射防护及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70.

[9] GBZ120-2002.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S].

[10] 李哲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策略[J].医疗装备,2020,33(20):49-50.

上海健康医学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