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物合成结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浅析药物合成结晶技术

郑魏 1 郭素青 2

1 . 浙江赛默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75 2 .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321000


摘要:药物结晶是指将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能的晶体或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使其具有某种特殊的结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药物结晶是药物制剂生产中的重要工艺流程之一,也是制药工业的关键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药用化学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在药品的开发、制备、使用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纯化水,而这些纯化水的来源十分复杂,因此对纯化水中的杂质和杂质的筛选及处理就显得尤为的紧迫。在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中,最常用的就是用固体材料作原料,以得到所需的有效成分含量的产品,它主要包括了:(1)溶体的形成;(2)粉末的分散;(3)溶质的沉淀;(4)混合液的合成以及新的化合物等。

关键词:药物合成;结晶技术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在进行药物结晶的过程中,结晶物质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后续药物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在制药生产中,结晶工艺的选择与研究显得尤为关键。 药物的结晶是指将不同的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适当的溶剂或其他组分的一种操作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其具有特定的溶解度和晶体结构,从而使所得到的药物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而对于药品的结晶则主要指的是将一些难溶的成分或者难以溶出的杂质去掉,以达到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的作用;而为了获得较好的晶型,则要求对所需的晶型的尺寸、形状及形貌等方面的因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调整;而由于药典规定的药典的特殊性,所以对药典的反应条件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温度、pH值等),这就使得我们要不断地去完善它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

药品的质量好坏是评价制药企业的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试剂都会对产品的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药物的制剂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并对其加以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日本的FDAF公司的FMEMSI-8S系列纯化水作为溶剂,通过调节温度、压力、pH值等变量,来确定纯化水的浓度和时间,再将其与原药的熔点相比较,从而得到的结果为原药的晶型。 该实验所用的试剂为蒸馏水,用量为10ml/g,用量为1ml/g,其中氯气是用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用氯气代替,使其与被分离物质的沸点相等,然后将被隔离的溶液加入到烧瓶中,待烧瓶内的液体完全凝固后,再放入已经装有滤纸的滤纸上,以防止过滤液的挥发。

三、检测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结晶过程中的晶体结构是否完整,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结晶物的形貌和晶型的研究发现,结晶物的形貌和晶型是决定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药效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制备出稳定的药物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晶性能。 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物质的纯度,而对于药物的纯化,可以利用荧光光谱法来检测,因为它具有选择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由于药品的性质不同,所选用的溶剂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分离,这样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了。本实验使用的试剂为无水乙醇,用乙醚与醋酸铵混合,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然后用蒸馏水洗涤,使其沉淀,再经过消解,即可制得最终的药物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药物结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药物在结晶过程中,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导致其晶体的形貌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药物的药效得到提高。因此在进行药理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结晶的晶型是决定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晶型的改变会使药物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必须要对晶型的控制; (2)结晶的时间长短也与结晶的性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结晶速度就比较快,而当温差较大时,结晶速度就会变慢,而且随着温差的增加也越快; (3)为了防止热应力的产生以及避免裂纹的扩大等,应严格的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操作,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对产品的安全构成威胁。

五、成核条件选择

成核条件是指药物在结晶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指标(如晶体结构、晶型等)。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成核的条件分为热稳定剂的选择和热稳定性剂的选择两类。 热稳定剂的选择是指通过控制温度,使晶型发生变化,从而使结晶的速度和质量得到改善。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当它与热塑性基质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聚溶胶,故又称为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有:1、芳香族化合物,2、碳氢单质,3含氧基团,4含硫原子,4含硫分子,5含氮离子,6含有氮,8等。因此可以用C-C键合的方法来确定。 而对于有机溶剂,一般采用水作为乳化剂,因为水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直接使用。

六、安全性

药典规定,药物在结晶过程中,必须保证结晶的质量和药效,但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不同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结晶的熔点、晶核的直径、晶体的形貌及晶相的分布等,都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所以在结晶的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药品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所得到的产品纯净,并且不含有任何杂质,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同时,还应注意的是,为了防止结晶的缺陷而导致的药效下降,还应对原辅料的成分含量加以控制,并对原辅料的理化特性予以充分考虑,以便提高生产的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原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七、结语

本文通过对药物结晶的研究与探索,得到以下结论: 1.在进行药物结晶的过程中,结晶温度和时间是影响药物结晶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药物的制备时,要考虑到其对药效的要求以及生产成本,同时也要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随着药品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新药的开发也越来越快,所以需要不断的改进与研发,以满足临床的需求;而在进行中药的制剂时,由于其成分复杂,为了提高疗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辅料,如用复方黄原胶、复方牛皮等,以达到更好的制剂效果。 3.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制药企业的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因此还不能完全适应于现代化的市场环境,而且目前的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但是我们国家的医药产业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这就为我国的生物制品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蔡爱波.药物合成结晶技术分析[J].云南化工,2018,45(11):92-93.

[2]吕彦超.药物合成结晶技术分析与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8(04):172-173.

[3]阚晓臣.浅谈药物合成结晶技术分析与探讨[J].生物化工,2016,2(02):69-70+73.


作者简介:郑魏(1985-07),男,汉族,籍贯:浙江省金华市,当前职务:质量保证部QA,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