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优化措施

杨薇薇

江苏省 灌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22500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指的是患者在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服用合格药品后,发生与服药目的不符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这就需要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切实的防止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报告;现状分析;监测工作;优化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问题,可以说只要对患者使用药品,就有可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而患者也是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第一“目击者”。有研究资料显示,大多数患者都愿意主动上报服药时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这就需要能够主动的接受这一信息,才能够更好的消除药品存在的风险问题,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所以,就有必要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及报告,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现状

(一)患者缺乏良好报告意识

现如今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相比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其中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没有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这就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意识,导致他们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即使是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如果并不是很严重的话,往往会出现“无动于衷”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的认识,导致他们在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往往无法有效的识别,这就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用药安全性。而患者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第一发现者,如果他们不能积极主动的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必然会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1]

(二)缺乏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渠道

患者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的第一发现人,他们通常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有着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和渠道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极大的打击了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积极性。例如,患者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时,往往需要填写专业的报表,这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报告难度,很容易打击患者报告的积极性。

(三)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补偿机制

目前,在欧美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机制,一旦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就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补偿,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以及相关单位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积极性。然而,我国却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补偿机制,导致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单位往会害怕损失,而出现故意隐瞒的问题。

二、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开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护我国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还可以帮助我国人民养成正确使用药品的习惯。同时,药品的生产、使用以及经营单位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到药品监测之中,这是他们所必须要承担的法律义务。所以,国家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这些单位能够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而通过观察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能够明确药品的生产、使用以及经营单位等,都要及时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使他们可以切实的知晓自身所需要履行的义务,明确他们的责任。同时,为了可以促使这些单位自觉的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例如,对能够严格遵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单位,可以给予适当的减税。而对未能遵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单位,则需要给予适当的惩罚[2]

(二)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建设

根据我国目前的药品安全形势以及发展态势来看,有必要积极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设置专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人员,建立层级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瞒报以及漏报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率以及发现率,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质量。有研究资料显示,患者作为最愿意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人群,他们也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者。所以,就需要提供患者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渠道,使他们可以及时的报告自己的发现。而在目前的信息时代,移动网络的应用十分普及,所以就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供广大人民群众报道的途径和渠道,方便患者的报告。同时,在获取了患者的上报信息之后,还需要及时的对上报的信息作出反馈,给予患者适当的奖励,鼓励患者能够积极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3]

(三)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

现如今我国有很多人民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正确了解,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工作。所以,就需要重视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促使我国人民能够转变观念,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药品不良反应,还可以防止患者出现用药误区问题,有效避免出现医患纠纷。而在开展大众宣传工作时,则需要对宣传的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是因为社会大众以及媒体所处的环境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需要与社会媒体做好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都能够了解更加全面的安全用药知识,这样就可以正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扭转广大人民群众存在的错误认知,并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之中,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四)构建全面的药品不良反应补偿制度

为了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可以效仿欧美等发达国家,构建全面的药品不良反应补偿制度,通过基金或者保险的方式,降低患者以及相关企业的风险。例如,在确认患者出现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后,相关救济基金就可以及时的为患者发放相应的补偿金,这样不仅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相应治疗,还可以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且,通过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还可以很好的消除药品经营和生产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汇报各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从而更好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4]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每年消耗的药品数量十分庞大,而由服用药物所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比较多,这种情况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用药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药品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但是通过观察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就有必要重视收集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报告,因为患者作为药物的直接使用者,也是药品不良反应的第一发现者,通过获取患者的报告,不仅可以很好的了解药品都会引发患者出现何种不良反应,还能够更快的确认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从而可以提高对药品的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玉龙, 孙燕, 张明霞,等.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药业, 2019, 28(4):76-79.

[2]庞敏.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纵横, 2019, (9):181-182.

[3]王丹, 兰姗, 吕小琴,等. 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报告不良反应能力调查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9, 16(11):654-661.

[4]朱曼, 陈翠玉, 郭代红. 基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预警系统的住院患者达托霉素用药合理性评价[J]. 中南药学, 2019, 17(4):63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