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

贺晓凤

江安县中医医疗健康集团医院 四川 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1--2020.12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18例,按照数学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日常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常规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阴道分娩且盆底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实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实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盆底康复护理;阴道分娩;盆底功能;障碍;

前言

阴道分娩是世界上一种相对受人尊敬的分娩方法。这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提倡的一种分娩方法。临床实践已经证实,阴道分娩对新生儿和产妇都有很大的好处。对于新生儿来说,在阴道分娩时,它们被产道挤压,有利于促进心肺功能的改善,并且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对产妇来说,阴道分娩可减少身体损伤,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有助于减少初产妇再次妊娠的风险。因此,对于具有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原则上鼓励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但是在分娩和怀孕的过程中,盆底肌肉会受到压迫,有可能造成损害,容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疼痛等,严重影响产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1--2020.12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18例,按照数学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59例,年龄22~36岁,平均(25.23±2.35)岁。常规组59例,年龄21~37岁,平均(25.55±2.13)岁。全部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告知产妇及其家人有关产后注意事项的信息,包括饮食、休息以及锻炼方法。护理人员向产妇上介绍骨盆底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介绍骨盆底肌肉的结构、功能,导致骨盆底骨损伤的原因以及恢复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注意事项等。研究小组:在常规护理中基础上,进行产后骨盆底康复护理。包括:1、护理人员必须告知产妇及其家人康复训练的优势,并注意康复训练,要求工作人员主动,积极应对病人的疑惑,使他们了解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2、充分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然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产妇主动进行阴道收缩训练,并辅以低频电流刺激训练;3.身体护理;产妇分娩后,身体相对虚弱,有时需要卧床休息。但是,长期卧床休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的机能恢复,因此在分娩后,护理人员应指导并帮助产妇清洁身体,并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地锻炼。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盆底肌各项指标、阴道收缩机的电值、阴道收缩的持续时间以及阴道的静息电值三项指标。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盆底功能越好,功能障碍也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对比,计数采用(n/%)表示,X²检验;组间比较进行t检测,计量资料数据以(60b71d9fe4d07_html_61473807f52aab44.gif ±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组(n=59),显效37例(62.71%),有效20例(33.90%),无效2例(3.40%),总有效率为(96.61%);常规组59例患者中,显效28例(47.46%),有效25例(42.37%),无效6例(10.17%),总有效率为(89.83%)。数据显示,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愈合的总有效率为96.61%(57/59),远高于常规组的89.83%(53/5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病,主要指产妇经阴道分娩后骨底肌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松弛,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排尿困难和排尿,会阴疼痛,直肠脱垂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是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可在患者的功能受损时针对性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可以改善预后并促进身体康复。在这种护理模式下,可以恢复功能训练,并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还可以疏导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使恢复效果达到良好状态。对于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他们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基础健康教育,康复培训,身体护理和饮食咨询。最重要的内容是康复训练,其中包括阴道收缩练习和低频电刺激,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采用盆底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显著。观察组盆底肌力量,盆底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阴道分娩且盆底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实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资料

[1]何燕.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J].家有孕宝,2020,2(22):8.

[2]常学江,周国霞,汪小琳.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00,131.

[3]王小美.盆底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3):88-91.

[4]赖智梅.探讨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实施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