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

邰连小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摘要:健美操是高校体育教学当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能通过学习健美操知识、技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而当前社会用工也更倾向于招聘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优化健美操教学方法,培养出身心素质优良的人才,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

关键字:全民健身;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健美操的主要锻炼目的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其具备实用性强、操作简单、锻炼强度可控的特点,能够保证人们一定的运动量同时全面的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以及重塑人的体态,其锻炼形式可以跟随人的不同需求改变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日渐提高,全民健身热潮也逐渐向我们袭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健美操动作的自编、音乐创作当中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健美操发展与进步,也使健美操有了更为防范的应用空间。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健美操被应用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开展较为普及的体育活动,也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活动项目之一。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落后

全民健身计划虽然推动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创新,但是受到传统健美操教学模式影响,教师教学观念并未做到及时更新。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系统的讲解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长时间进行机械式的重复动作练习,这使得学生会失去对健美操美感的体验,会失去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欠佳。

(二)高校健美操学习男女比例失调

全民健身重点在于全民参与,而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不难发现,女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人数远远大于男生,教师的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衡,这会导致健美操教学内容不全面,健美操展现上也会缺乏刚性美,这也不符合全民健身的要求,难以实现全民健身普及性[1]。教师的比例失调也容易导致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具备片面性,部分学校甚至出现缺乏具备一定经验的健美操教师,师资力量的匮乏,也是阻碍健美操全民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健美操专业场所和器材

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将学校建在山区内,很多山区学校资金短缺,没有条件建设适应当代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训练的场所,更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缺少健美操锻教学的基础器材,活动场所简陋以及器材的缺乏都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

(一)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健美操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学习健美操知识以及掌握健美操技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健身观念,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政策,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的健美操教学观念,应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将死板的、模仿式健美操教学改变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健美操动作创作中来,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

健美操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应符合全民健身趋势,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这就要求健美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首先,健美操教学应选择适当的教材,基于教材内容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身体条件制定有计划地教学,由易到难,保障学生在学习健美操过程中的安全。其次,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通过与健美操俱乐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俱乐部进行学习,实现教学与实训的融合。再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针对具体动作要领、步法加以创新,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使健美操动作能够符合当前学生身心特点[2]。在健美操教学内容当中可以适当加入踢踏舞、融合街舞舞步元素,给传统健美操增添生机与活力。

(三)建设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健美操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够推动健美操教学的改革创新。高校在招聘健美操教师时应注意男、女教师的招聘比例。同时针对所招聘的教师以及本校原有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或送至健美操实训基地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保证教师具备先进的健美操教学观念以及经验水平。高校也应制定考核制度,让健美操教师能够通过自我学习,积极提升健美操基础知识以及健美操技能的掌握能力,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提升健美操锻炼能力。高校还应重视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顺利展开。

(四)完善健美操教学设备

各地、各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全面健身的认知程度,应加大对健美操实训场所以及场馆内设备的投入应用,指派专人对健美操设备进行维护与更新,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良好的健美操学习环境,利用环境吸引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从而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创新改革能够适应全民健身要求。

(五)积极宣传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宣传,能够提升健美操教学工作的发展与普及。高校应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锻炼心态,减少学生负面情绪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将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营造具备现代化体育文化气息的环境,促进学生将全民健身精神贯穿于学习健美操课程当中。高校也可举办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获得成就感,树立体育锻炼的信心。活动的顺利开展主要依赖于高校建设与高校体育文化相协调的环境。在活动设计时,高校应积极引入健美操项目,从健美操的灵活与实用性出发,加以宣传,使健美操运动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二者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此外,高校还可加强健美操教学与社会活动的关联性,让健美操运动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

全民健身背景下,为使高校健美操改革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脚步,针对大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适当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健美操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热爱,推动健美操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茆飞霞. 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分析[J]. 中国高新区,2017(22):54.

[2]李鹤. 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84-85.

作者简介:邰连小(女;66年11月12日),民族:蒙古族,籍贯:彰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健美操,工作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