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3
/ 2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的思考

郭宇锋

身份证号码: 33068119841222****

摘要: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气污染问题日渐严重,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会造成人体健康威胁,还会对区域生态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了环境工程中的重点,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发现大气中的有害污染物种类和含量,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手段。基于此,文章从大气污染的原因出发,探析了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大气污染治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保护

引言

近几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加严重,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影响到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基于这一情况,政府及各行业对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的重视性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成本显著增加,在改善大气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大气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期,若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存在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且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大气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施方式进行探究,以此促进大气环境监测管理的不断发展。

1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监测网络系统不完善

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是保证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可以保证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及准确性。若是监测网络系统不够完善,设备获得的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且需要进行大量重复的监测工作,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难以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一般区域性的环境监测都是由本地的气象部门完成的,之后将监测数据上报给国家气象局,且当地的环境监测部门也要做好环境监测,但是如果相关监测方法和监测设备上存在较大差异,未能安排独立的部门对其进行区别性管理,也就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控制,使得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普遍较低。

1.2数据采集有待加强

一般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时,数据采集的现场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导致数据采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对数据采集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数据采集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2)数据采集中需要的设备数量较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设备维修不及时的情况,最终影响到设备获取数据的准确性,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带来不利影响。

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策略

2.1大气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1)地基遥感监测。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非常多,如果要有效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地基遥感监测技术属于立体监测的范畴,这一监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多,包含了多波段广度仪监测、被动变换红外线光谱监测等多种。在地基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借助于地基设备来完成监测,由于大气中各种成分的差异性,使得太阳光谱吸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监测设备就可以获得光谱吸收横截面时的不同数据信息,进而来对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全面分析[1]。(2)车载测量设备。车载测量监测技术也同样较常用,这一监测技术在应用时,要在车辆上安装特定的车载测量设备,随后将车开到特定区域后进行监测数据的获取。大气环境内,由于存在风力作用,风力会使得大气中各种污染物随之移动和扩散,车载测量设备可以对这些污染物移动的数据加以有效获取。

2.2优化能源结构

目前,国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我国是煤炭大国,选择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发展工业生产以及电力生产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煤炭燃烧又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这种局面还会随着火电厂、炼钢厂的扩建一直延续下去。应当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淘汰落后燃煤机组、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支持跨区联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散煤清洁化治理、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

2.3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建设

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设施,以此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并获得完整可靠的监测数据[6]。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存在大气环境监测设施建设不平衡的问题,需要做好边远地区的监测设施建设规划,使大气环境监测能够覆盖到各个地区,形成符合本地情况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使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为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水平,需要适当增加对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各个地区都能够顺利做好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需要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新技术,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提升。

2.4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属于一种其他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还会通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比如,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有机气溶胶。在监测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质子质谱法、气相色谱技术。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活性较高,无论是仪器分析还是样品采集的难度都非常大,利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精准地监测,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特殊性,监测时首选的就是膜技术,在萃取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相间混合的情况,因此,利用膜萃取技术是必要的。膜萃取气相色谱技术下,挥发性有机物可以通过惰性气体和纤维膜来实现有效结合,并被吸收和压缩,加热时采用电流,在注入装置时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膜萃取下的一定时间作用下,由于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下,也就保障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5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

进入"十三五"后,我国移动源保有量保持继续增长态势,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将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也是重污染天气最重要环节。应大力调整运输结构,实现“车、油、路”统筹、“公路、铁路、水路联防”、老旧柴油货车(工程机械、柴油机)淘汰和治理协同,提高全过程管控能力,大力实施清洁运输、清洁柴油车、清洁车用油品和尿素、清洁柴油机行动,明显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

2.6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需要重视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熟悉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时,需对大气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以便能够充分了解大气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针对大气环境监测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促进大气环境监测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最后,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大气环境监测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常见问题和重难点进行讨论,并提出可靠的解决办法,促进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

结语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工业与生活带来的污染也日益严重。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而近年来,大气环境的急剧恶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关环保部门需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结果的获取,了解大气当前的受污染状况,以此作为参考从而采取有效的大气治理策略,最大程度上消除大气污染威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健康、宜居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亓善龙.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5):179-180.

[2]王晓丽.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探索[J].华东科技(综合),2019(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