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覃英玲

身份证: 45222619900924****

摘要:道路桥梁的沉降段施工工作中,应该重点关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做好搭板设置工作、地基处理工作等等,按照工程的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发生规律,组建专业化的技术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确保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本文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

引言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确保台背部分、地基结构和其他区域的质量,严重影响沉降段路基路面的质量。因此企业在施工中必须要积极采用各种预防变形问题、提升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积极使用搭板施工技术、结构建设技术等等,预防变形问题与其他问题的情况下,优化整合先进的技术。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开展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期间,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在发生此类问题之后很容易诱发路基路面工程的凹凸不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发生,车辆行驶期间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尤其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很容易出现突发性的交通事故问题,对整体工程的应用效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合理改善技术的应用形式,就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诸多的风险问题。

2市政道路桥梁的路基出现沉降的原因

2.1桥涵地基变形

桥涵地基变形一般与施工所在地的土壤孔隙比、土壤含水量、地基强度等参数有着密切关联,尤其对于低洼地段以及沟壑地段,桥涵地基发生变形的几率更大。而在施工过程中,位于桥头段的路堤,填筑高度往往高出路基5~10cm,高出的部分对路基底部产生更大的压应力,在压应力作用下,地基极易出现沉降现象。

2.2桥头搭板设置不合理

路基土与桥台的位置最为接近,在设置桥头搭板时,由于搭板本身产生的弹性支撑力往往落在路基土体上,桥台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比如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面与桥梁产生纵向垂直应力,此时,产生的两个峰值应力就会作用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一个是汽车产生荷载力的部位,另一个是桥头搭板所支撑的路基端,当车辆行驶至桥头搭板末端处,车辆的纵向垂直应力就会达到最大值,而这一位置也极易发生沉降现象。

2.3路基的结构不科学

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钢筋混凝土和过渡板等,因此要减少由于建筑材料在使用时发生的刚性变化而导致的路基路面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保证桥梁道路表面的平滑性。通过科学理论分析,路基建设的结构多为一条通道板,如果出现沉降的情况,将会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的情况。那么就需要从路基的设计结构出发,改善这种结构所出现的弊端问题,从而减少因为路基沉降出现的交通隐患。

3改善道路桥梁路基沉降的施工技术分析

3.1创新道路桥梁沉降路面的搭板技术

首先要注意路面建设的厚度与刚性。在实际施工会存在各种计划中未预想到的障碍,要保证施工时搭板的设置处于水平状态,让车身与搭板的表面保持平行。为了保障道路的平坦和车辆的正常通行,要对板面连接的过渡处进行全面的考虑。在施工阶段,端板和道路高度的设置值要高于计划值。在逆向坡的建设时,要以市政桥梁道路的沉降高度为基础,合理设置路基的倾向高度,要保证道路轮廓下降的高度为路基沉降,科学的设置边坡值。再者是锚板问题,端桥的板块要与台背保持垂直,在施工时要水平拉锚,保证锚板能够纵向移动。道路桥梁的钢板距离要控制在75~80cm。在保持垂直的状态下锚板被损坏,就需要对锚板进行保留,还要做好边界绘制工作,保证位移的方向处于一致。然后是倒角问题,要防止锚板在旋转过程中对路面造成损坏,因此,要对台上的倒角进行合理的设置。最后是顶部板间的设置。在施工时混凝土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所以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从而为整个桥梁道路强度提供良好的保障。

3.2对桥头软土的部分进行强化

对桥头软土部分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软土部分的稳定性和强度,软路堤的中心要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采用最佳填充材料。道路桥梁软土堤要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在路面压实阶段之前对软土路段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该路段在使用几个月后的沉降现象,沉降的曲线要控制在6mm之内。在施工中要严格满足以上条件,为路基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保障,从而减少路面交通发生隐患的概率。

4道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4.1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道路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路基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道路沉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对路基施工技术的修正、优化和完善,以达到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例如:当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期间遇到沟壑问题时,软土路基就会凸显出很大的危害性,如果沟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开始开展道路工程项目后期施工工作,那么很可能导致道路沉降问题的出现。为了避免以上不良现状的发生,相关施工人员在对该类路基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确保路基结构的设计效果和施工质量。如,采用强夯法充分利用和发挥重锤的撞击力,对软土路基进行改良和优化,从而确保空隙率过大问题得以有效处理和解决,进而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但是,如果软土路基内部含有大量的水份,那么需要采用吸水的方式降低软土路基的含水量,同时,还可以在有效结合排水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将排水渠道构建在软土路基的附近,从而降低软土路基含水量,使软土路基含水量达到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真空预压的方式,对软土路基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有效地解决道路沉降问题。

4.2路基路面排水技术应用

由于路基路面内部含水量超过了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同样会导致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出现道路沉降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降低道路沉降问题出现的概率,相关施工人员要在充分利用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的基础上,重视对路基路面的排水处理,以达到降低路基路面含水量的目的,从而保证道路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在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的具体应用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完成对急流槽的构建,同时,并在利用急流槽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和解决道路路基路面大量积水问题。此外,还要重视对沟渠的稳定和加固,尽可能延长沟渠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道路路基路面而言,为了保证其排水处理效率和效果,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防水材料的应用,从而实现路基路面的全面铺设处理,进而有效地避免路基路面渗水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①在设置桥头搭板时,应保证搭板模板的垂直度,确保模板密实,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在混凝土养护阶段,需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出现路面裂缝。②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时,施工单位应以回填土高度作为衡量指标,控制地基土的开挖深度。③在路基排水施工时,应结合施工地的雨量大小,合理设置排水设施。④在路面摊铺碾压时,为确保碾压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摊铺碾压速度、摊铺段长度以及施工工期等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永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36):106-107.

[2]孙旭琴.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门窗,2019(24):133.

[3]江连生.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地产,2019(24):134.

[4]林静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地产,2017(23):148.

[5]周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门窗,2017(2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