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过程中监理交底及监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浅谈施工过程中监理交底及监理效果

张世谨

身份证号: 45213119860609****

摘要:随着施工阶段工程的实施进行,开工后监理交底也往往被忽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和条件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也随之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在监理程序上安排施工阶段中间监理交底可以将管理目标分解细化,真正做到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提高监理工作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施工控制;监理交底;监理效果

引文

监理交底是在项目施工前监理人员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目标、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出详细的交代,表明监理的意图,加强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沟通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监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实现事前控制、主动控制,做好监理交底对提高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参建各方相互支持协助保证工作施工顺利进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监理交底在项目监理工作中的现状

工程开工前,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在会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要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这是算最早的一次。项目监理部正式入驻现场时,一般情况下,总监理工程师会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全体成员和现场业主代表一起参加专题会议———监理交底会。这两次监理交底都是在项目开工前进行的,对所监理的项目并未完全了解熟悉,或略知工程概况,甚至有些总监对工程概况一无所知。对一些责任心强的项目总监工程师,会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一起参与编制监理交底文件。事中控制中,专门做监理交底的不多,即使有也是应付检查做的交底资料,让施工单位签个名。

在建设工程检查中,有建筑市场行为大检查,质量安全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的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中,一旦有什么问题,就会有人提出,监理是怎么交底的,有没有交底等问题。

2、重视监理交底,提高监理效果

2.1做好监理交底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监理交底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以下3点:①遵循监理规范标准,监理人员需熟知各自的分工任务,依照国家法律规定要求,服从总监理工程师的带领,用心编写监理规划,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②监理人员一定要深入研究监理规划,努力明悉实施细则,全面掌握监理方案,明确监理分属目标,未雨绸缪,做足功课,为向参建工程的各方人士实施监理交底做好精心周全的前期准备工作;③熟知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技术标准,对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建筑工程,务必做好事前试验,务必附有权威部门质量检测的指标和数据,且在这个前提下制订相关的工艺规程和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另外,从严进行施工企业和操作人员的资质检验和审查,所有参建人员需持证上岗。同时,仔细审查施工企业呈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现场的整体布控是不是务实合理、主要技术手段是不是实用高效。

2.2分层次、按步骤实施

在总监主持下,以工程整体目标为中心,对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实施交底,让承包商明确监理计划和相关事务。同时,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展开客观评审,以求真敬业之态,做好总体监理交底工作。

在专业监理工程师主持下,向专业施工人员阐述专业监理细则,全面告知现场施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监理控制关键和监理目标,做好专业监理交底。

防止返工,确保分项工程工序质量达标的有力防控手段就是基层监理交底。因此,建议监理人员务必参加项目部初次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工种施工队召开的施工交底大会,将各工序核心控制内容、重点部位、施工要点等监理方案的技术交底内容汇聚其中,以便于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就技术的相关事宜展开沟通,分析施工难点,并给出防控策略

2.3优化监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优化监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是:①审核施工企业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②审查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③秉承“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绝不准进行下一步”的原则,优化工序交接检查。当上道工序完毕时,经施工企业检查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签署认可意见,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④隐蔽工程完工后,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施工企业自检合格后,再填报隐蔽工程验收报验单,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不经验收通过,切勿自行隐蔽。⑤监理工程师发现任何有损质量、有背要求的行为,皆有权叫停、整改。

2.3创新观念,转换传统监理方式

为了鼓励监理人员能主动出击、迅速专注地开展工作,监理企业要创新理念,转换传统监理方式,废除以往只有总监理工程师才能交底的固有模式,倡导各监理工作者针对各自的专业特质,比照分工职责,条理有序地分解、细化总体统一目标,对工程施工展开全过程、全方位的合理控制、高效管理。而中间监理交底内容,则指向明确,理应更具目的性、时效性。

3、监理交底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的深入进行,总包方管理水平有异,分包工程施工队的依次参与,项目承包团队专业综合能力的不同,施工现场随机产生的意外等“不速之因”,导致监理交底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彰显的意义,十分鲜明。

3.1重视交底的方式

传统的监理交底,一般应采取书面交底与会议交底相结合的形式。是项目监理部拟好一份监理交底文件,总监组织召开一个专题监理交底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在会上宣读拟好的交底文件,最后项目负责人在交底文件上签字确认。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监理交底也应当重视运用新的交底方式,例如PPT形式,文字加现实图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安全交底时可播放一些短视频,让人一目了然;还可以运用BIM形式,在关键节点上重点强调注意事项等等。

3.2注意交底的时间

传统的监理交底时间,是在项目监理部进驻现场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召开监理交底会,这样的交底内容比较贫乏、针对性不详。笔者认为,最优的交底时间,在分部施工方案审批通过,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也编制审批完成后,在现场即将实施前,交底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从而避免监理工作陷入被动控制的局面。

3.3注意交底文件的完善性

交底内容的编写务必严谨、规范,同时,依照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编写交底文件的内容。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主次有别、厚重不一,有所侧重、区别对待”的原则。交底文件的发放不能随意而为,正确的发放是在举行相应的交底会议时,细致、认真做好发放和签收的详细记录。

3.3注意安全交底

监理交底时,往往强调很多的是质量、进度、造价及施工资料上的一些要求,安全上交底的内容较少。在实际施工中,安全无小事,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源、关键和重点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监理应急预案等都必须进行交底,依据项目实际情况,安全交底内容要全面细致,而且需要分类分次落实检查交底内容。

3.4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根据项目涉及的专业及专业特点,项目监理部成员全体参加,改变以往仅总监理工程师交底的做法,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岗位依据岗位分工对所管理的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3.5交底要与工程变更同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重大工程变更,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也需随之调整和完善,并重新按规范程序审批,中间监理交底内容应当随之补充完善,具有针对性。因而在项目监理工作中必须安排施工阶段中间监理交底,提高监理工作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期间全过程、全方位中间监理交底,有利于监理深入研究各种涉及监理目标的干扰因素。对于影响工程管理目标的不确定因素,选择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将其恰到好处地融入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在实际工作中,尽职专业的监理人员总是坚持总结、持续完善监理交底内容,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适时地通过中间监理交底,表达出监理人员的初衷、意愿。同时,要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加强他们的监理业务能力,确保施工期间各项管理目标得以及时把控,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使工程得以高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范勇.关于工程监理在工程中运用综合管控实现目标控制的体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5).

[2]朱江.浅谈监理工作技术交底在实际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