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2

关于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探究

柳瑶磊

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357

摘要:矿石化验是地质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关系着矿石相关参数和价值的最终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矿石开采和化验的形式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化验工作更加细致,尽量避免化验中产生的误差,并对误差进行正确的处理,确保化验结果的精确度。

关键词: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

对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从随机误差以及系统误差两个方面着手,分析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法非常关键,有助于降低误差率,提高矿石样品化验的准确性,保证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以及精确性。

1 矿石样品化验误差产生原因分析

1.1 试剂误差

在对矿石样品进行化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依据相关标准规范选择符合要求的试剂,进而产生误差。在矿石样品化验之前,需要先对样品进行采集,然后才能开展化验工作并获得相关数据。在化验的过程之中往往会运用到各种检验试剂,不同种类的试剂其功能与作用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清洁类试剂可以将样品表面的杂质清除、分析类试剂则主要用于对样品中结构复杂的物质进行强效化验以对物质的比例进行确定等。在对矿石样品进行化验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不根据实际的需求以及试剂的具体性质与功能而随意选择试剂,会使得化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进而导致对于矿石价值的判断也会存在偏差。

1.2仪器误差

在对矿石样品进行化验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到各种类型的仪器,不同的仪器功能也不同。如果在化验过程中没有根据矿石的具体种类对化验仪器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致使出现化验仪器的检验状态与矿石种类不匹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化验的精确度不够,进而产生化验误差。

1.3粗大误差

有关规定: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 超出规定条件的预期误差则称为粗大误差, 又名粗误误差或寄生误差。通常, 在一个给定的标准水平下, 按一定条件对化验误差规定一个临界值,对于超过临界范围的误差则为粗大误差。它主要是由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工作人员自身的不当操作而引起的, 也是影响矿石样品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1.4随机误差

就目前状况而言,无法对随机误差进行完全的消除。因为在对矿石样品进行化验时,样品所处的环境、样品开采的工序以及采样人员难以保持完全一致,除此之外化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得样品的物理性质会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使得检验结果存在误差。

2 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的方法

2.1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试剂误差、仪器误差以及人为误差,因而,想要处理系统误差,就需要从试剂、仪器以及人为因素三个方面着手,对系统误差进行有效的处理。首先,试剂误差,试剂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试剂的功能不清晰,在进行矿石化验时试剂浓度不精准、选择了不恰当的试剂等,为解决此问题,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明确试剂的功能,选择恰当的试剂,保证试剂顺序的正确性,降低杂质的干扰,提高矿石化验的精度。除此之外,为降低试剂误差的产生,需要对化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督促矿石化验人员不断学习,提知识储备。其次,仪器误差。仪器误差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对仪器进行校正、引进更加精密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根据不同的矿石样品对仪器进行自动调整,保证矿石样品检测的准确性,为矿石样品匹配相应的检测精度,减少人为干扰,降低仪器误差产生的几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专业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测量,对矿石样品量进行准确的把握,降低矿石样品量把握不准造成的影响。最后,人为因素误差。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对检测化验人员进行考核,使化验工作人员熟悉工作流程,能够规范操作、准确记录,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提高矿石化验的准确度。

2.2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

随机误差具有突发性与随机性,因而,在矿石样品检测过程中,是难以消除与避免的,因而,随机误差是较难处理的。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环境、温度、压强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检测仪器造成波动,而环境因素优势很难控制的,因而随机误差很难消除。想要减少随机误差,就需要对检测环境进行控制、尽可能保证矿石样品在同一高度内,尽量避免环境对矿石样品的影响,降低随机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第二,需要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与维修,保证仪器的精准度,最大程度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降低仪器对结果的影响,有效进行随机误差处理。第三,在检测过程中,对检测结果进行多次分析,通过求取平均数的方式,也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可以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矿石样品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精度。总而言之,随机误差的处理难度较大,很难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操控,难免会受到压强、温度与湿度的影响,造成误差,影响矿石化验的准确性,因而,对随机误差处理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随机误差给分析结果带了的影响, 提高矿石化验的精确度。

2.3减小粗大误差的方法

粗大误差主要是样品检验人员检测手法不当而造成的,因而,解决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就是要求不同检测人员对同一批矿石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不同的实验进行检测。通过不同人员检测、不同实验检测、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检测两种实验的准确性,选择出一种恰当的精确的实验检测方法。同时,对检测流程进行监督、记录,保证矿石样品检测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技术水平,减少矿石样品检测中造成的误差。为降低粗大误差的产生,需要对矿石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教授矿石检验工作者正确的检验方法,对如何正确使用仪器、仪器使用的细节、检验的程序等进行强调,保证检验工作者具备专业的检验能力,确保矿石样品化验的准确性,提高矿石样品化验精度。

2.4其他误差的处理办法

对地质勘探工作来讲,其对矿石样品化验结果准确与否,将会对后续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就矿石取样工作来看,按照相应规章流程取样,或者是对矿石进行缩分处理后,磨粉便成为矿石样品加工最后的一道施工工序,也是整个矿石样品加工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对化验结果进行检查的方式来分析和评价化验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而后再按照相关矿种规范中所划定的允许误差标准,对此批样品的品味数据能否进行储量计算,以及如果此批样品中需要化验的矿石样品数量较多,且样品基本化验分析时的误差相对较大,那么在对其进行重新化验时,就需要大量返工,造成极大的浪费。但如果不返工化验,勉强使用第一次化验的结果进行储量计算,就会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性。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产生,相关化验人员需要不断改进误差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借助基本分析与检查分析两种方式计算出平均误差,对照相关的规范,完成误差评价工作,得出最终误差是否超标,如果超标,就可以正常进行下一步工作。其次,对概率系数和相关系数进行计算,以便了解最终化验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综上所述,引起矿石样品化验误差的原因大致分为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两类。化验单位与工作人员要注意从引起误差原因的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最大限度减少化验误差,并对出现的误差做出正确的处理,从而保证化验结果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浅谈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 [J]. 孔瑞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19)

[2]谈矿石化验质量的误差产生原因与处理方法 [J]. 祁钢虎.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6)

[3]关于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探究 [J]. 周欢. 化工管理. 2018(28)

[4]矿石样品化验误差处理方法探究 [J]. 张辉,王亚明,麻茂. 建材与装饰.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