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技术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8
/ 3

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技术分析研究

王旭

辽宁跃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3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传统公路运输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必须要对原有公路工程进行改扩建。路基加宽技术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影响着公路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本论述在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公路工程施工要求,明确了路基加宽技术的要点,分析如何针对现有公路工程路基加宽问题,提出有效的施工技术应用措施,以此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技术;碾压

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与居民出行安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铺设新道路的基础上,还要对原有公路进行维修与改造。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路基加宽中,现场施工人员不仅要借鉴以往工作经验,还要大量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优秀案例,这样既能熟练掌握完善的技术内容,又可以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水平。

1路基加宽的方法

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是指在合理运用原有路面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宽操作,这样不仅能降低技术难度和施工风险,还能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双向加宽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路基加宽,能保障新旧路基的中心具备相同性,且可以有效保留原有路面。通常情况下,双向加宽方法更适宜用在低路堤施工中。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新填料区域的压实具备稳固性,且预防路基填料在水冲刷影响下受损[1]。

1.2单向加宽

在现场施工中,由于新旧路基的中心并不相同,且部分新建路面处在新填筑基础上,与原有路基之间存在较大强度差,所以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因此,在运用单向加宽方法进行施工建设时,必须要做好质控工作,注重保障施工现场公路路基质量安全,确保其展现出的稳定性与预期标准相符。若是路基新旧路面的沉降情况不一致,将会在新旧路基衔接位置出现沉降裂缝。为了解决这一现象,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与单向加宽技术特点,提出适宜的施工方案,并全面监管路基沉降情况,这样有助于保障新旧路基连接的合理性,进而提升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如图1所示,其就属于单向加宽。

1.3路基挖方加宽

在傍山公路施工中,运用这种技术进行路基加宽,一方面工程量较大,另一方面施工现场风险高,要保障现场挖方作业的科学性。在正式施工前,全面评估与研究岩性特征,并科学设计挡土墙,预防施工期间出现山体滑坡等问题,提升边坡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为后续安全运营及工程养护工作奠定基础。

2路基加宽施工的要点

路基加宽施工的要点有:(1)在路堤加宽与边沟回填土中,确保两者的压实度超过原有路基土的压实度。同时,提升新填土1%~2%的压实度,这样有利于避免填方路基出现沉陷现象。(2)在旧路基属于翻浆土的情况下,路基上部分要填筑砂土,或铺筑一层15cm的无机结合料。(3)在加宽路堤的过程中,若填料为粗粒碎石屑,要使细料颗粒占总量的30%~50%[2]。这样的填料级配容易达到良好的压实效果,提高路基结构强度。如果在夏季施工,施工人员要根据填料干湿状态控制粗粒碎石屑的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2%左右;而在雨季施工,要及时压实铺筑好的材料,避免过多的雨水影响实际施工效果。(4)引用粉煤灰进行路基加宽施工,应控制填筑松铺厚度在20cm~25cm之间。若选择大吨位振动压实机进行工作,可将厚度提高到35cm~40cm之间;同时,在粉煤灰混合材料的含水量低于规定数值的情况下,要添加适宜的水,反之要将混合材料放在干燥区域蒸发多余水分,填料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2%左右;另外,要提升粉煤灰的均衡性,在压实前要进行充分拌合,以此保障填料压实度满足要求。(5)检测路基压实度。由于路基压实度属于填土工程的质控标准,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路基密度也会增加,相应的材料整体性能也会越来越好。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要先用压实前的填料土样进行试验室重型击实试验,明确填料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对应的填料最大干密度;再根路基试验段总结施工工艺参数,包括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机械的吨位和速度、碾压遍数等控制参数,全面填筑施工须严格按照试验段总结的工艺控制参数实施,加强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检测验收,常见检验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水袋法、核子密度仪法等[3-4]。

3目前路基加宽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3.1损坏原有路基

在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对原有路基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新旧区域无法有效连接、沉降差过大、连接区域存在滑移等。这些现象不仅无法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而且会降低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期间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监管工程质量,更没有针对填筑形变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2路面开裂

这一技术问题也是公路路基加宽施工常见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路基新旧区域有沉降差,因此很容易在施工期间出现应力集中等问题[5]。同时,若是边坡坡角在填土重力的影响下产生侧向位移,也会致使上方填土出现侧移、沉降等现象,相应的路面会出现裂缝。由于在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中,实践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整体工艺操作较为繁琐,所以若是填土的搭接方式和压实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就会引发上述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整体公路运行安全。

3.3降低路基性能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与施工要求,提出完整的施工方案,若无法保障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亦或是在施工期间没有提出完善的质控措施,都将影响公路路基的应用性能。同时,若没有及时发现施工期间潜藏的安全问题,亦或是选用施工技术不科学,也会影响路基加宽施工质量,并降低整体公路路基性能。

4如何有效应用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4.1准备阶段

在现场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全面了解原有公路工程的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等信息,大量收集与现场施工有关的资料。尤其是原有公路路基建设是否存在坍塌、翻浆等质量问题(事故)的案例信息,不仅能为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提供有效依据,而且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6]。同时,在施工准备工作中,还要深入了解原有路基建设情况,若是为软土地基,必须要认真测量软基的厚度并掌握地勘资料等信息。另外,还要掌握施工周边车辆的运输情况,以此为路基加宽施工方案编制奠定基础。4.2处理新旧面在处理路基新旧结合区域时,要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且保障路基的压实度符合预期要求。具体步骤如下:(1)要认真清理原有路基边坡,并运用专业设备与人工操作有效结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具体清除数量要根据松土厚度来明确;(2)在完成路基土清理工作后,要按要求进行开挖台阶与填筑施工。在施工期间,必须要全面管控填筑路基高度,并保障基础沉降差符合有关技术规定;(3)在基础层面下大约200mm的区域设计土工格栅,一方面结合曲线区域实施搭接,另一方面要保障绑扎区域与结点位置合理;其四,在摊铺填料与回填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减少施工设备对格栅的磨损,并结合施工方案设定的回填顺序进行施工,尽量防止土工格栅形变或扭动。

4.3控制填料质量

要想让路基新旧区域的沉降数值相同,必须要尽可能让路基加宽区域与原有路基结构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路基使用性能,并增加公路使用寿命。由此可知,在施工建设期间,要结合原有路基的填料特性进行操作,一方面选择相同的填料土,若是条件不允许,要运用不同物化特性的土壤实施填筑时,可以结合砂砾石或碎石土等材料,提升路基填料的强度,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在填筑路基时,要根据预先提出的技术要求与施工管理制度,深层探索填料的压实度、强度等检验指标,以此在掌控路基变形压缩数值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公路路基的承载力[7]。

4.4路基碾压施工

对路基实施加宽填筑前,要结合施工方案中的设计规范全面检查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确保填料的含水量、松铺厚度等都满足要求。在完成铺筑工作后,要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需求,选择适宜的碾压设备,并科学管控施工速度与次数,以此提升碾压施工效果。在加宽操作中,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预先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并以此为依据严控加宽渐变区域的压实度。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应运用分层压实的方法进行碾压工作,这样不仅能保障每层路基的厚度和压实度,而且可以提升公路路基施工水平。以现阶段常见碾压设备为例,运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工作,要保障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由于路基新旧连接区域属于碾压操作的重难点部位,所以在每次施工时都要结合预期要求对路基的连接宽度与密实度进行严格控制[8]。

4.5优化排水设施

在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为了减少雨雪等自然因素对公路路基的影响,必须要提出有效的排水技术措施,在处理路面积水问题的同时,降低水害对路基的威胁。施工过程中,选择在适当位置设置挡水埝、急流槽等临时排水设施,预防路基水害现象发生;通过了解路基中线和边桩设计高程放出坡脚线,而后结合沟流水高程坡比与护坡道宽度,放出排水沟中线和边线,结合实际地形进一步完善永久排水设施。

5结束语

面对越来越高的交通运输要求,除了建设全新公路,还要做好公路加宽改造工作。由于公路路基加宽施工难度较高,为了保障加宽路基施工质量,针对现有施工问题,继续强化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探索力度,并由此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基础上保障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俊华,朱虹.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的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1):56-57.

[2]孙政.浅谈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拼接加宽路基的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4):232.

[3]李晓南.旧路加宽路段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7(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