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赵晓丁

西安创业水务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6

摘要:我国作为人口资源大国,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部分地区因为水资源匮乏而影响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失衡等等问题的出现造成了水灾害的加剧恶化。而污水处理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污水处理厂建设依托于良好的污水处理工艺,AAO工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简便的操作性。本文将着重介绍AAO工艺的部分内容,并对其在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AAO工艺;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

1.AAO工艺介绍

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简称,AAO整体工艺应用简单便捷,是近几十年来主要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AAO工艺能够兼顾氮磷两种物质的处理,且处理水平高,效果好,实践性很强。目前在多数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小区污水处理站点均有较为广泛的使用。AAO工艺分为传统和改良两个版本,传统的AAO工艺在1980年被首先提出,工艺的主要内容是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厌氧池中,与二沉池回流过来的污泥混合,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之后,污水中部分物质被分解、转化,厌氧段聚磷菌会在厌氧环境下释磷,而混合液会在缺氧段对硝酸盐进行分解,将其中的高价态N还原成N2溢散到空气中,完成脱氮的过程,而在好氧池,氨氮会被硝化细菌最终氧化成硝酸盐,混合液中的磷会被聚磷菌大量吸收,最终以聚磷的方式完成储存。在整个厌氧/缺氧/好氧的过程中都存在COD和BOD的利用。最后混合液进入到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改良的AAO技术是在传统AAO技术基础之上进行调整,具体的改良部分脱氮除磷效果增强,池型进行优化等等。最终目的是加强工艺的实用性和节能性。

2.生物处理改造工艺设计

2.1配套建筑物设计改造

提标改造工程将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鼓风机房、AAO生化反应池、二沉池、加药加氯间等主体及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主要构筑物及关键设备仍沿用此前的固有构筑物和设备,仅在提标改造工程中对相关设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对于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AO生化反应池进行加盖处理,对于溢散的气体集中收集处理,利用生物除臭技术,改善各阶段的无组织气体排放。提标改造工程新增一台备用鼓风机,为生化系统持续曝气提供有效保障,新增四台穿墙泵,改善原有配水廊道的控制方式,实现精准配水的功能。AAO生化反应池增加流化填料箱,投加孔装填料,进行填料挂膜,加强脱氮除磷的效果。改进二沉池的的回流污泥和剩余污泥排放方式,优化回流比的控制。

2.2消毒处理工艺

消毒处理工艺将沿用原有的氯接触消毒池,改造加氯间,新建臭氧制备间和臭氧接触池,次氯酸钠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常用消毒剂,具有性价比高,杀菌、脱色效果好等优点,在提标改造后将使用以臭氧接触消毒为主,次氯酸钠辅助的消毒工艺,次氯酸钠的投加浓度为6-10mg/l,可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浓度调整。臭氧接触池建在氯接触池之前,可以避免次氯酸钠对曝气设备的腐蚀,进行廊道式多点曝气设置,增加臭氧与出水的接触时间,在有限的空间和接触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消毒脱色效果,同时,臭氧接触池还能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

2.3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主要是处理生化系统排出的剩余污泥,而排出位置则是二沉池,混合液在二沉池内经重力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重新进入生化系统前端,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生化系统,进入污泥处理工艺段。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携带有大量的水分,其含水率在98%以上,含水率较高的剩余污泥处理成本高、难度大,因而要降低其含水率。传统的污泥处理工艺为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可以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80%左右。提标改造后将重力浓缩改为机械浓缩,改善传统的重力浓缩池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再加以机械离心脱水,可以使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达到75%左右。

  1. 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

3.1脱氮功能的实现

AA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调试阶段时,由于需要快速完成工艺调试,我们不选择进行逐步驯化的调试方式,考虑直接在厌氧区和缺氧区投加80%含水率的泥饼或者高污泥浓度的活性污泥,投加量为生化池满水时污泥浓度能达到4500mg/L左右,这是一种能快速达标出水的调试方式,但经济性不高。在初始进水阶段,实际的进水量比预期要少,而好氧段的曝气量可能大于实际的需求量,外回流至缺氧段时影响缺氧环境,这就可能导致生化系统的脱氮功能有所下降,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所以我们对内、外回流量进行控制,将缺氧段的硝酸盐氮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并且通过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该方法的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另外通过控制好氧段出口溶解氧,增加多点配水保证碳源投加,也可以有效解决脱氮的问题。

3.2

除磷功能的实现

在前期的调试中,由于污泥是直接投加的,有部分的污泥老化和死亡,所以需要考虑到剩余污泥的排放问题,而剩余污泥的排放是生物除磷的关键步骤。控制厌氧区的ORP在-300mv至-500mv,为聚磷菌提供良好的释磷环境,从而保证好氧阶段更好的吸磷,再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达到除磷的目的。而在初期阶段,我们可以考虑在生化池出口投加聚合铁盐进行化学除磷,根据水质化验结果,通过小试选择合适的聚合铁盐投加浓度,以达到除磷的目的。

3.3解决进水碳源不足问题

进水碳源不足在AAO工艺中很常见,目前使用率较高的解决方法是投入药剂,甲醇、葡萄糖、乙酸钠都是可以作为碳源投入的药剂种类,国外多使用此模式进行投放,但是目前国内的污水处理厂在碳源的替换和投入方面实例较少,因此仅做参考使用。首先甲醇、葡萄糖和乙酸钠这三种药剂都可作为碳源,而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钠可能使用效率较高,乙酸钠本身作为碳源可投入的使用量就比其他两类药剂要少,其成本控制的很好,且不需要进行训话,反应的时间短,随时需要随时可投入。而葡萄糖需要的投入量较多,并且反应效果一般。而甲醇本身作为碳源并不清洁,带有毒性,需要较长的驯化期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其效果。而使用过程中反应极短需要连续投放才能起效,并且甲醇的运输以及储存条件都很高,若实际投入使用可能会加大投入力度,并且有一定的使用风险。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在进水碳源长期不足,总氮长期不达标的情况下,乙酸钠反而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其使用的效果更高,是这种状态下可选择的性价比最高的碳源。

结束语

AAO工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风险意外情况通常出现在调试阶段,因此我们需就AAO工艺的调试过程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但AAO工艺目前是多数污水处理厂均在使用的工艺类型,其工艺稳定,且有一定耐力,处理效果过关,并且工艺本身十分的灵活,因而其使用实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黄小丹. 瑞安市江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AAO工艺的应用[J]. 商品与质量,2018(29):266-267.

[2]凌磊彰.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良AAO工艺除磷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节能,2018,37(8):90-91.

[3]周丽颖,张竑,张云霞. 泰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AAO工艺的应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14,30(20):90-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