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刘承波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8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有效弥补了传统建筑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人员应通过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稳定建筑整体结构,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框架结构房屋施工中,为了提高房屋荷载抗震力度,广泛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施工。但是,目前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浇框架结构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力度不足,影响房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针对此,应在施工之前按照框架结构设计施工方案采用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规范性,减少框架结构施工时因人力原因、材料使用和管理落后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1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特点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极高,自重较轻,空间分割十分灵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难点

在施工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钢筋构造紧密度较高,需确保钢筋型号、规格、数量、位置等均符合建筑结构配筋图与平面布置设计方案,以此规避框架柱、剪力墙施工方案的变化。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结构复杂、体量大两大难点。第一,为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空间设计灵活性要求,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地上结构设计与地下结构设计中均有所不同,继而造成结构复杂难点。此外剪力墙、框架柱结构中,钢筋尺寸型号存在差异,需结合配筋图、结构图等设计方案综合考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难度,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未及时根据计划变更调整钢筋型号,则会造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性能下降,埋下建筑安全隐患。第二,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贯穿在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具有体量较大的施工难点,同时又涉及到建筑结构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在建筑结构中,除标准层外所使用剪力墙型号与框架柱型号均有不同,体量大的特征进一步加大了施工的复杂难度。

3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3.1钢筋施工技术

(1)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材料选用不适用于钢筋。例如,如果钢筋模型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在焊条之间会产生裂纹,从而给钢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在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破坏建筑项目的整个框架结构。其次,在服务项目中未发现质量问题。质量不合格的钢筋可能会对建筑项目造成毁灭性后果。如果施工人员对维护项目中的这种后果过于粗心,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第三,如果需要加固和重新焊接钢筋,则建筑物的隐患进一步增加,这直接减慢了建设项目的进度并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2)加强钢筋施工技术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严格控制钢材的选择,并确保其质量要求符合工程和建筑标准。工人在接受建筑材料时,需要检查制造商的标准、规格、建筑资格等,以防止出现建筑裂痕现象并损害建筑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验证工作,以提高钢筋垫片的设计精度并减少正式施工中的钢材消耗。如有必要,应进行建筑材料应力测试以减少视觉错误,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建筑质量。最后,为避免二次加固和焊接,在进行放样或下料的工作时,必须控制施工的准确性,避免导致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损失,并降低了建筑安全性。

3.2模板优化技术

建筑外部剪力墙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采用模板优化技术。首先,技术人员要严格控制模板质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模板,施工前期对模板表面和侧面进行处理,保证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表面的光滑、平整。同时,要将施工模板与预制备好的砂浆放置于剪力墙水平筋上,保证支撑位置距离模板5cm且与模板保持垂直;还要精准控制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解决模板与墙面支撑期间出现的漏浆问题。其次,要对内外模板进行明确区分,掌握不同模板之间长度和作用的区别。通常外侧模板长度大于内侧,要在模板和建筑墙体之间填充海绵胶带,保证模板与墙体紧密贴合,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支撑效果。再次,施工人员在设置拉螺杆时要利用上宽下密的方式,保证最下排拉螺杆与地面距离≤25cm,最上排距模板距离≤35cm,期间利用龙骨进行加固,提高墙板的刚度。最后,施工人员要控制模板的安装位置,对模板之间进行空间预留,防止出现模板相互摩擦的现象。

3.3测量放线

剪力墙结构设置条件较高,灵活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彰显框架剪力墙结构空间灵活性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设计中,应加强剪力墙结构灵活性分析力度,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建筑规模设计剪力墙厚度,并测量剪力墙结构底板数据,明确剪力墙结构设置方位与高度。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前期,需展开二次施工测量,根据建筑实测值调整施工设计方案与图纸。例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展开测量放线时,可运用全站仪、经纬仪等精密设备测量实际数据,以此保障数据精准有效。此外,对建筑楼层与梁柱的测量放线需进一步加强轴线控制,继而完成精准化测量放线工作。为避免由人工误差等偶然因素造成测量数据不精准的问题,需展开多次重复性测量,取多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保障测量放线高度精准,进一步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促进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稳定推进。

3.4内隔墙施工和铺装技术

在框架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内壁结构既可以提供墙体的承载能力,又可以给建筑带来一定的美化效果。另外,在施工期间必须仔细选择内部隔板的材料。例如,为了增强内部空间的美感,最好选择具有一定抗振性和经济性的小型空心砌块。由于内部隔墙是墙隔墙框架结构的最终结构,因此在建造内部隔墙时必须小心以保护建筑物基础的质量。铺设内墙时,建筑商需要掌握铺装技术。通过将空心砖应用于铺路框架的墙壁,可以确保出色的抗震性能和内壁的稳定性。这可以为在拐角处的建筑物提供支持。

3.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工序,需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的施工监管。例如:混凝土浇筑需一次完成,不可断开,以此保障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柱结构符合建筑设计承载强度。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常出现蜂窝麻面、钢筋外露问题,需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施工部分加强质量监管,严格规范振捣作业,运用高频振捣器完成混凝土振捣。若采取分层分段施工方式,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时,需确保表面无颗粒、薄膜、软土层等杂物,充分湿润已硬化的混凝土后,清除表面积水,以此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之一,可以说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项目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从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共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43-44.

[2]李向进.试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117-118.

[3]韩凯,鲍纬哲.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85-186.

[4]陈才元.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82.

[5]谭兴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0(07):265+268.

[6]许建华.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9):39+41.

[7]刘宁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