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 分析

田鹤 吴传航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250109

摘 要:目的 就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展开调查,旨在为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护理教育的前沿性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80名2021届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结果 学习倦怠总分为3.3±0.8分,元认知能力得分为3.6±0.8分,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 本研究学生存在着轻度学习倦怠范畴,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仍然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现象,元认知水平尚可,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呈负相关元认知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反之,元认知能力越弱,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高,可见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认清自己身上的优劣势,激励人们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不断发展的外界环境中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从而减轻职业倦怠。

关键词 本科 实习生 学习倦怠 与元认知 相关性



一、引言

随着新旧知识的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化、学习型社会的出现使教育领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同时,在医疗体制与人们对疾病的观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护理工作是必须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持续有效的学习以应对知识技能的快速更新和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所以自主学习能力被认为是护理人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状态。对于医学院的一些学生来说,这种学习倦怠的状态也同样存在,这不仅能够给医学院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效果,降低其学习能力。在临床实习时护理本科实习生面对角色转换和实习压力,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加之已熟悉的护理工作流程和内容, 促使其失去了对临床的积极性,更容易发生学习倦怠,影响到临床教学质量。

二、元认知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他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 即学习者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象进行积极反思和认知加工的过程, 是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实元认知是关于我们知道什么、怎么学习的一种能力,不仅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我们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能调动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养成自觉的能动性学习习惯。经分析发现,借助元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以克服学习拖延和倦怠,从而可降低学习低效现象。

因此在各种可能导致学习倦怠发生的因素影响下,前期教育中有预见性地注重护理本科实习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乐于求知的自主学习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的认知,可谓是思维活动的核心成分,它借助于对认知的调控来促进认知的发展,从而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通过元认知对原有知识进行思考,能增强他们对原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他们在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利于新信息的长时记忆特别是现阶段,医疗环境日趋复杂,缺乏对专业热爱的护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思想动摇,加之护士这个职业长期受到人们错误的理解和偏见,护生对自己专业喜爱程度大打折扣,容易对自己的前景产生担忧,这势必会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自主学习现状

近年来,自主学习能力以其学习理念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护理领域有自主学习的迫切需求,却存在着发展程度缓慢、整体状况亟待改变的现实。在全面提倡“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大背景下,护生在未来护理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13]。目前,关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关于评判性思维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都是。近年来高校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但是就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就此做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护理教育的前沿性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关乎护理事业的发展,本科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众所周知,护理专业是一个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护理人员在从业过程中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护理人员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及技能训练。

四、学习倦怠带来影响

学习倦怠一词最早来源于Pines (1980)和Meier(1985),具体是指由于人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会出现精力有限、筋疲力尽的现象,表现出对学业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内心出现消极心理,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消极倦怠,产生逃学、厌学的情绪,在认知方面,学生表现为学习过程中提不起精神来,在情感方面表现为失落、抱怨或者怨天尤人的情况,在意志方面表现为无助、自卑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厌学、玩手机,更有甚者会出现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元认知最早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本质是“对认知的认知”,即对认知过程中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认知,研究发现,良好的元认知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小结

本研究发现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呈负相关(P<0.01),该结果与卢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8],即元认知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反之,元认知能力越弱,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高,可见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认清自己身上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使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降低倦怠水平,激励人们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不断发展的外界环境中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从而减轻职业倦怠。

本研究学生存在着轻度学习倦怠范畴,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仍然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现象,元认知水平尚可,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呈负相关元认知能力越强,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低,反之,元认知能力越弱,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越高,可见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认清自己身上的优劣势,激励人们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不断发展的外界环境中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元认知的监控和调节作用,从而减轻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吴德芳,罗阳.心理自立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J]. 护理研究,2016,30(4):1181-1184.

  2. 赵婉莉,陈红.西部某省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5):2102-2105.

  3. ]刘亚楠,张宏晨.临床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26-28.

  4. 卢芳,尹安春.护理本科实习生学习倦怠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9):679-682.

作者 田鹤 吴传航 山东协和学院 护理学院 本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