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9
/ 2

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朱琼

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5331

摘要:目的:探究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以分组形式进行护理比较,其中对干眼症患者实施高质量护理治疗为Ty组,患者人数为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为Ti组,患者人数50例,我院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将利用sss表进行相关结果的评分,从而比较出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高质量护理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质量护理组患者内外向、掩饰质、神经质方面的分值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干眼症患者的心理情况,如:焦虑、内向等,施加高质量护理干预治疗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干眼症;护理干预;社会心理

引言:干眼症是困扰我国成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疾病会造成人的眼部不适,从而导致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其较大的影响。由于干眼症的病因属于多样化,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通过手术、药物进行治疗,而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最终导致干眼症患者心理状况出现较大的浮动。本次研究我院将以10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治疗,从而消除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不良情绪等。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干眼症患者,并以分组形式进行比较,其中高质量护理组为Ty组,患者人数50例,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29例,患者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38.89±2.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为Ti组,患者人数为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39.78±2.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年。我院在分组研究过程中,对患者已做全面检查工作,通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无其他疾病,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我院已取得患者、患者家属的同意。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患者人数、患者性别、受教育年限等无较大差异,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患者性别

平均受教育年限

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高质量护理干预治疗组(Ty)

50

男21,女29

9年

常规护理组(Ti)

50

男28,女22

10.1年

注:两组相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将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并且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管理。

高质量护理组患者将以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施加高质量护理干预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其一,首先,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心理状况拟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干预方案,由于干眼症患者心理状况较为内向、孤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护理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减轻患者心理较大的压力,如果患者碰到什么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诉说,并为患者解答困扰患者的问题,从而消除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其二,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医患之间存在分歧的问题,目前已存在众多医院当中,原因主要可分为两种,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略显不足,在沟通时,常常伴有高傲的语气,致使患者心理产生烦、怒的现象,此种情况下,医患之间极其容易产生分歧,严重甚至会发生身体接触的不良现象。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以饱满的医学常识、较强的沟通能力、缓和的语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向患者介绍关于病情的相关事项,从而使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得到放松,其次,经过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配合度会提高,从而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随之提高。其三,干眼症患者大多以成年人居多,由于病情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受其较大的影响,为此,心理产生焦虑、易怒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会使患者治疗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心理同样会受到较大的伤害,护理人员需针对此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以患者为中心,向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从而告知患者不必产生顾虑,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完全能够使该疾病得到有效地治疗。其四,叮嘱患者用药时间,养成按时吃药的习惯,通常患者由于实际生活中较忙,偶尔吃药时间、忘记吃药的现象经常发生,致使延误治疗疾病的效果。对此,护理人员必须以严格的要求监督患者吃药、换药等。此外,为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饮食也要注意,尤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可食用,多食用含维生素等较多的食物,可加速病情的好转,从而使最终的医疗效果得到提升。

1.3观察指标

我院在开展实验治疗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观察,并以SSS、EPQ评分作为我院研究的最终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我院将使用SPSS13.0软件用于数据的整理和记录,计量单位将以均数±表示,(60da7c691cc5a_html_9698a94a91582845.png )为标准差,t为检验,60da7c691cc5a_html_9f00efbbee1bab17.png 为计数资料单位检验,所用软件及各项单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两组比较得出,高质量护理组患者通过治疗,完全恢复健康,并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SSS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其中高质量护理组的主观支持数值为(10.22±3.14)分,对支持利用度为(6.12±1.32)分,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护理干预治疗过程中,高质量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EPQ分值对比

组别

例数

E

P

N

L

满意度

高质量护理组

50

56.73±13.89

51.89±10.42

47.54±11.43

48.24±10.78

49(98.00)

常规护理组

50

47.84±12.21

52.43±10.89

55.87±12.34

53.42±11.98

41(82.00)

注:两组相对比,P<0.05。

3、讨论

干眼症疾病目前在我国医学中属于常见的多发病,由于该疾病病因较为多样、复杂化,致使成为了我国医学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通常患有干眼症患者眼部会产生不适,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开车受其较大的影响,长时间磨合后,患者心理会产生众多不良情绪发生,对此,在治疗该疾病时较为困难,为消除患者社会心理的负面情绪,经我国医学专家、教授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发现,护理干预治疗同样影响着治疗效果,对此,加强护理工作的干预治疗是当下医院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一点。传统的护理工作主要以术后悉心照顾、换药等作为干预治疗的手段,而该工作的干预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致使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受其极大的影响,为确保患者可通过护理干预治疗疾病得到痊愈,高质量护理服务具备必要性,通过加强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利用强劲的沟通能力,使医患之间的关系由远到近,从而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合理地安排患者用药时间、注意事项、饮食的改善等,可使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减少。此外,加强健康教育宣教,同样也可使患者获得众多关于疾病方面的知识,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心理上的压力、不安等现象随之会消除,对此,患者在这种高质量的护理情况下,干预治疗效果会更加全面、效果更好。有效地干预治疗方案、合理的护理工作同样也是提升医护工作的主要关键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本院对两组患者的细心护理,高质量护理组患者病情完全康复,干预治疗过程中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以结果显示来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倾向于高质量护理干预治疗。对此,完善护理治疗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可提高患者病情康复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康红,杨嫣,胡桂荣.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366-367.

[2]高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9):186-187.

[3]胡玉华,程文文,宋京.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14):134-136.

[4]宫颖异.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04):61-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