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村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厕所改革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探讨乡村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厕所改革问题

张玉芳

潍坊市寒亭区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省 潍坊市 寒亭区 261100

摘要:厕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设施,其中,农村厕所的改革更是乡村文明建设得以彰显的标志。现阶段,为响应建设美丽生态农村、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各级政府机关在农村改革问题上投入大量精力和心血,在严格贯彻和执行相关决策的基础之上,我国的农村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就,但改革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和难关有待专业人士的攻克。本文将简要阐述农村厕所改革的现状,并对相关资料予以分析总结,剖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探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较为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文明建设;农村厕所;改革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全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农村的城市化脚步也在加速,我国人民日渐步入自己努力创建的文明社会之中。我国现阶段对绿色经济这一主题予以大力宣传与倡导,其原因在于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生态保护问题,适宜的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的生态损害问题日益加剧,制约着科学发展的进一步实现,所谓科学发展是指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其核心前提在于以人为本,即科学发展的成效要为人民所享受。因此,只有实现乡村文明的建设才能响应党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农村厕所改革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是农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彰显。当前农村的基础卫生设施落后,居民的传统卫生健康意识相对薄弱,作为农村的基本设施,厕所若不进行改革势必制约美丽生态农村的建设,对乡村文明的构建起到消极影响。


1 农村厕所的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厕所改革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得以改善。村民们通常选择建造砖砌式防渗三格化粪池,粪便在这样的构造中历经消毒与发酵后便可用作有机肥料,此种全密封形式改造,大大完善了农村传统旱厕的缺陷,另外有的农村居民还实行了卫浴一体化改革,由此可见农村人民的健康卫生意识有所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也得以完善。在农村厕所改革的进程中,可以以农民为主体单位,在其自愿改造厕所的前提下,拆除原有旱厕,经县改厕办验收合格后,可获得相关补助。

在农村厕所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也通过加强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如组成农村厕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亲身部署厕所改造任务,参与卫生厕所改造工作,提供坚实的政府保障。同时,还高效利用了各种宣传手段,深入且广泛宣传厕所改革的优点,实现了进一步强化农村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意识的目的,此举有助于加速构建全民广泛响应、积极支持、亲身参与、共同营造卫生居住条件的良好画面[1]

尽管当前农村厕所改革实施率相对高,但在农村厕所方面仍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经改革后的农村厕所还是存在杂物堆放混乱、地面肮脏以及味道刺鼻的现象,这些都属于疏于管理的情况,由此可见,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确实有待强化。此外,个别家庭出于经济方面的顾虑,难以实施厕所改革与后期管理,与他们而言,最需要考量的是基本温饱而非厕所改革;有的村民的厕所卫生之所以无法充分保障的成因在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例农村自来水供应和污水排放处理情况不甚乐观。

2农村厕所改革面临的问题

2.1改厕资金投入不够

当前农村厕所实施改革的资源多为当地政府自筹或者群众自筹的方式,于经济贫困的家庭而言,改厕并非首要考量的因素,此外,农村常居住的村民多为老人与孩子,他们在生活乃至生存上只有借助务工子女的帮助,建造三格化粪池厕所的成本多在3000元左右[2],造价较高而政府补助的部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的农村居民便觉得改厕并非迫在眉睫的事项之一。

2.2传统习惯影响较大

农村中多为年长的老人在家居住,在厕所改革的过程中,受资金和体力等条件制约致使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这也与其认知观念脱离不开,大多老年人觉得改革后的厕所尽管卫生干净了,但需要投入钱,还是没有太大必要;在卫生的考量上,老年人认为祖祖辈辈皆是如此,先辈的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因此没有必要如此讲究。综上所述,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且自身文化水平和卫生知识的匮乏,加上生活习惯亦是如此,厕所改革便面临着较难推动的局面。

2.3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发展的落后导致基础设施的配备也不完善,此外,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不达标,污水排放处理技术不规范、排放方式模式单一,致使改革后的厕所仍存有很多缺陷,如改革后的管理与维护等,制约着农村厕所改革的脚步。在北方一些冬季寒冷但又不供暖的地区,结冰打滑的情况使得改革后的厕所的使用更不方便了。

3 农村厕所改革的建议

3.1引导农民提高卫生意识

农村厕所改革呈现广泛性的特质,这意味着此改革离不开宣传,应用宣传手段便于村民了解并认识到厕所改革带来的切实好处。可发放改厕主题的宣传手册、简洁明了的科普读物,切实应用新媒体,深入开展如朋友圈小视频、小漫画等形象生动的多种形式结合的宣传活动

[3],引导农民改变传统习惯,自发支持和配合改厕工作。配套建立相关的村规民约,批评并纠正以往的卫生陋习,鼓励村民割掉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使农村厕所改革这项事业深入人心。

3.2积极完善配套硬件建设

应该就现有农村厕所改革中暴露的设施配置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快技术的研发,化解现有模式在费用与周期的难题,持续完善改革技术与模式,满足百姓成本低廉这一需求的同时,又做到相关设施的方便安装。此外,水冲式厕所在有上下水条件的农村得到广泛运用,但该种模式并不适宜在农村普遍推广,这是由于农村自来水供给及污水管网建设水平较低,导致水冲式厕所难以得到推广。

3.3厕所改革管理“信息化”

目前一些城市已开发了厕所革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如涡阳县的“涡阳改厕”已经顺利上线运行了一段时间。信息化的管理实现了对已改农村厕所的 GPS 逐户定位,实行一户一编码,一户一定位,逐户喷制改厕热线电话、编号等。农村居民可在手机软件上登录后选择报修、热线电话受理等形式保证改厕的管理与服务。

4 结束语

推进农村厕所改革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容。厕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卫生设施,是反映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农村厕所改革是乡村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强调并重视对农村厕所改革项目的实施与监督,让农村居民们树立起健康意识,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厕所改革的热潮之中,并结合各方力量以充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本文通过对农村厕所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探讨,并借鉴先进农村取得的成功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厕所改革取得实效,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乡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赵慧勇.乡村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探究[J].城乡建设与发展,2020,(11):275-276.

[2] 蔡卫.湘阴县农村"厕所革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调查研究,2020,(24):116.

[3] 贾海发,邵磊.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应对[J].北京规划建设,201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