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后热处理技术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焊接后热处理技术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兰平

成都晋林工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1930



摘要:焊接工艺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必须从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先进行改革,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提倡节能减排,这对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各行各业的能源消耗都会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对焊接工艺进行科学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进行科学处理,能够符合当前我国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热处理;


目前随着大型建筑的增多,钢材料的应用范围也是逐渐拓宽,在进行焊接施工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在此情况下材料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现象,目前主要展现的变形有两种,一种是永久变形,这是一种较长时间的变形,材料以后几乎无法再次应用,第二种是冷却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是在受热后产生的瞬间变形,是短时期的。研究焊接后热处理技术和焊接残余应力,对提高建筑结构质量有重大意义,也是符合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改革。


一、焊接后热处理技术的应用机理

为了减小焊缝与金属试板之间的温差,在焊接工程前,通常会采取焊前预热的操作方法。在焊接工艺前采用焊前预热,可以尽量避免发生焊缝不均匀等变形问题,构件焊接后产生弹塑性应变,焊接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构件塑性流动不均匀,从而导致焊接构件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在构件的冷却过程中,采用保温棉,减少原材料和焊缝之间的温差,让材料在冷却过程中能够均匀冷却,形成均匀变形,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区的温度高于相邻区域,由于局部热输入不均匀,在靠近熔池的高温区,可能引起焊缝区的熔化现象。受到周围环境和因素的制约,材料的热膨胀受到影响,由于构件上焊接热源加热或冷却不均匀,有些材料被塑性变形化,高温区的材料会形成不均匀压缩,从而产生塑性变形现象。在熔池中发生凝固,不能自由收缩,形成焊缝的金属被冷却收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焊接收缩时,首先使用冷却部分,开裂部分将被压缩,冷却部分将被拉伸。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准确推断测量十分重要,钻孔切割等测试方法不仅受多种条件的限制,而且费时费力,造成残余应力较大的数据误差。焊接残余应力会严重影响焊接结构的性能,从而导致结构的脆性断裂,由于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程序繁琐,压缩残余应力会降低稳定极限,计算复杂给残余应力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对焊接残余应力地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尽量减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应当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在正式开始焊接前,要稳固结构,做好刚性固定,有效减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问题,同时,也可以在进行焊接工作前,将结构进行反向预变形,在焊接过程中使结构基本达到原始状态,在焊接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减少材料的变形程度,隔水散热,或在焊接部位放置铜版,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淬火倾向的材料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



二、焊接残余应力地消除办法

2.1拉伸消除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首先可以采用拉伸消除法。经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残余应力也可以通过机械拉伸(预拉伸)来测量,例如,压力试验可用于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也可以在焊缝两侧加热到200℃形成一个高温区,为了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焊缝区由于高温膨胀力而被拉伸。为了消除和调整焊接残余应力,必须采用正确的焊接顺序,合理的焊接工艺,降低焊接刚度,虽然构件长度的分布范围不大,但对构件的刚度仍有很大的影响。在焊接部位的某些部位,通过加热焊接部位,焊缝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收缩。如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环节的残余应力,使材料在使用寿命内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力学性能在机械加工工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机械振动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可以采用机械振动法。机械振动法采用偏心变速的方法,由电机组成的激振器使焊接结构产生共振,产生循环应力,降低焊接内应力。分析了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交变载荷达到一定值后,经过反复循环振动,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明显降低。该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时间短、金属表面因高温温度而无氧化现象,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3爆炸消除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可以采用爆炸消除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专家开始研究消除残余应力的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方法是在焊接结构中以适当的方式使用适量的炸药,使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沿一定方向引爆部件的残余应力区,以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使残余应力区出现塑性变形,这种方法称为爆炸消除法。爆炸消除法不仅可以完全消除焊接残余面积,而且残余拉应力也可以在焊接区产生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当外荷载与残余应力之和为0时,这部分截面失去进一步承受外荷载的能力,削弱了构件的有效截面积,改变了有效截面积的分布,并改变了稳定性。

2.4热处理淘汰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可以采用热处理淘汰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高温蠕变应力松弛理论。当工件温度较低时,发生蠕变时工件温度升高,材料中的残余应力降低,保温时间满足要求时,从理论上说就可以完全消除残余应力。当低温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时,材料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得到改善,从而基本上不影响零件的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基本不同,其目的是在变应力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由于大面积拉应力的存在,金属表面腐蚀钝化膜的破坏力增大,残余拉应力与拉应力的叠加加速了腐蚀和断裂。

2.5豪克能法

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还可以采用毫克能法。毫克能法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消除80%以上的残余应力,这是目前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毫克能法的具体操作也较为简便,在构件表面作用大功率豪克能工具,让材料表面具备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结构部位的抗疲劳度,还可以有效的消除焊接后残余应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本文中通过分析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例举了毫克能法、拉伸消除法、机械振动法、爆炸消除法和热处理淘汰法等四种解决残余应力的方法,本着从原因出发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解决策略,提高焊接后热处理技术,达到减少焊接后残余应力的效果,提高焊接工艺的科学性和节能性。通过研究焊接后热处理技术,不仅能够使构件在焊接时减少出现焊接裂缝的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建筑整体结构的质量得到保障,满足设计和实际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蒋光军.浅析钢结构焊接变形与残余应力控制方法[J].四川建筑,2020,40(04):256-257.

[2]卢青钱.钢结构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控制措施[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20(04):35-37+6.

[3]吴淑锋,李明强.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1):56-57.

[4]李立峰,黎刚刚,马天驹,张静.焊后热处理对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48(17):154-157.

[5]程小华,顾霞,别刚刚,杨嘉伟,邹家生,刘川.超声波冲击处理和焊后热处理对大厚度核电结构用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J].焊接技术,2018,47(06):96-100+6.

[6]陈树明,王海燕,姚兆凤,高世一,房卫萍.焊后热处理对20G钢焊接接头残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