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水文水资源防洪问题及环境保护分析

孙玮

身份证号码: 371502199106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和污染”这两个话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镇化建设成果比较显著,可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水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但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这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主题,必须强化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文章就水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治理对策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用水量逐渐增加,导致排污量也随之上升,这在较大程度上会对水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国家出台了很多对策来控制水污染情况,这些措施不仅仅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还能够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仍较严重,尤其是工业污染水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健康。

1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1.1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

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水量相对较大,但是排出物的浓度相对较低,这些排出物进入到河流之后就会被河流水体稀释,不会产生过度污染。但如果污水处理厂发生某些事故进行排放时,就算是马上关闭入河闸坝,停止向河流输送污染水体,事故排水也还是会对园区内水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在排放口周边区域所形成的污染会不断扩散,一旦受到大雨等方面的影响,污染就会更严重。

1.2化肥农药滥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较多,大部分农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收入,农作物种植时需使用农药或者化肥,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达到增收的目的。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地使用农药以及化肥,这样做的后果对土壤无疑造成了严重污染,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环境。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每公顷土地约施肥430kg,远比20世纪50年代时多出50倍;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关于化肥使用的安全标准则是225kg/hm。由此可见,我国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超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非常严重。事实上,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反而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土壤,进而污染环境。

2水文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

2.1规范监测指标

合理规范监测指标,加强我国对水环境的检测功能,加大监测力度,将水环境的检测指标分离,不再继续延续传统的综合管理指标。另外,对水环境的各项数据指标应该精确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使得数据能够反馈出当地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出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类型。现阶段,我国已经有68种有机污染物质需要被检测,水源方面的有机污染物质也在逐渐增加。所以,这也就要求在检测水环境时,需要区分有机物对水的危害程度,为以后的水环境检测提供好的数据参考。另外,对于我国目前水环境检测的设备有些地方还不够先进,应该加大自动化系统的使用频率,比如说数据采集技术、传感技术等与多媒体领域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实时监控。另外,还要增强相应监测人员的能力,进行设备培训,使其能正确使用先进的设备系统,先进的设备系统能够避免出现误差大等情况,能够更好地为水环境检测服务。

2.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粗放发展模式很难满足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其一,调整种植结构,实施测土配方种植,结合土壤、生态环境、作物生长要素等条件,科学选择种植作物;改善耕作模式,结合农业水利化、信息化、机械化,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进行旅游业的建设,转变原有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加快生态化的建设,严格控制水污染源头,才能在根本上控制水环境污染。

2.3逐步完善各类防洪方案

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充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洪抗灾方案。虽然这些方案考虑的问题比较完善,但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居民生活方式有很多变化,防洪方案并没有与时俱进进行不断改进,因此防洪效果与当初设计时的预期效果仍有很大一段差距。相关设计者需要不断根据当前具体发展变化,更新防洪方案。比如,各城市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并与当前发展水平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抗洪抗灾方案。在洪水来临时,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要确保达到方案的最大实施效果,为人民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其他政府部门也要在整个方案实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协助完成救灾抗洪任务。当前,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坚持思想认识提高和业务知识培训并重的原则,对相关管理干部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不断强化防汛抗灾意识,确保防汛安全之弦不放松。各级政府要做好防汛抗灾工作思想动员和发动准备,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大汛、抗大灾、抗多灾的思想认识。另外,要树立职能意识,把防汛工作摆到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度汛作为防汛工作的首要目标,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树立责任意识,把防汛责任落到实处。

2.4堤身加固措施

决定对堤身采用在加高培厚措施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开挖、回填以及碾压,以达到挖填平衡的要求。同时还应实施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尤其是对于疏松土壤,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以避免长时间裸露在外。此外,对于开挖后的土料,应及时的进行清除,若不能未及时进行处理,应在其周围设置挡土地,以避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堤防加固施工活动顺利进行。此外,堤防加固还需做好预防白蚁打洞,损坏堤防。一旦发现堤防上出现蚁穴,及时采用药物或火烧的方式消灭。

2.5建立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

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需要拥有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使得各个部分可以进行协调运转,实施合理的措施提升城市的水质,保障城市的水环境。第一,需要建立相应的节水系统。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发挥绿植的作用改善城市水质,保护水环境。第二,实行清洁生产。城市在进行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实现污染废弃物最小化、无害化、清洁化,避免由于城市的废弃物使得城市的水系统受到了不良的影响。第三,延伸城市工业的生产链条,将城市工业进行分级,二级生产企业可以继续使用一级生产企业的废料,实现变废为宝和废物的零排放。第四,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规范污水整治的体系,引进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使得生产废物可以在经过处理后回收利用,提高发展水平。

结语

生态过程影响生态服务功能的过程,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人工辅助下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形态的恢复和改善,也就是生态修复。生态理念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实现生态修复的实现方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合理策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晶.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策略探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3):60,62.

[2]路建华.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的综合整治技术[J].环境与发展,2019,31(12):6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