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磊

兴安新正电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电力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业能够得到良性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国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启也能更好地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展开供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如此供电技术安全和可靠性高六们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一定要不断提高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影响因素

1 提升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几乎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电力在发挥作用。居家生活中,照明的电灯、厨房的冰箱微波炉、供我们获取资讯的电视电脑,所有的用电设备只有在电力的支持下才能正常工作;工业生产中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生产设备一旦离开电力都无法正常运转,如果停止供电,企业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由此可见,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能源,成为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之一。所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然也变得十分重要。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对于供电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整个供电的过程中,当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生异常时候,就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影响和经济损失。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 供用电线路缺少维修、养护

长距离的供用电线路需要定时或不定时保养,供用电线路使用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若是不能时常进行维修、养护,供用电系统可能会由于线路问题而不能使用,会对用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般是某处坏了才会对其进行修理,这种监管修理方式不仅会危害供用电系统的正常使用,而且会为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与损害。

2.2 供电线路问题多

在供电设备系统中,运输载体主要就是电线,电力企业将电力通过电线传输给用电用户,这样电线的完好性、线路的畅通性直接影响供用电的有效传输,进而对供电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供电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难点就是线路,并且对其的检查与维修难度也较大。电力系统在只要处于运行状态,那么所有的供电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不管那个运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该电线路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大风天气、暴雨天气、雷雨天气等自然因素也会对电力设备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电路发生短路故障,影响供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3 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都在不断提高,自动化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了,供用电系统作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自然也会应用到自动化系统,但现如今我国的供用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供用电系统中还无法很好的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很多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和报警系统仍不能保证百分百的预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用电系统埋下了隐患。

2.4 供电系统处于超负荷运作

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很高。电力系统必须保证每时每刻都要运作,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加快了供电设备的老化速度,所以电力系统的供电设施不能非长期可靠安全的为市民提供电力服务。长期处于负荷状态的电力系统肯定会出现故障,严重的会产生电力事故,既影响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又危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如何提高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

3.1 合理的规划供电网架

由于当前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存在差异,所以,电力部门应当及时进行相关参数的统计,对于供电范围进行及时有效的规划改进,避免因为供电半径过大造成供电成本的提高和系统的超载,进而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供电范围,可以在供电范围内有效保持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为供电线路超载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安全隐患,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

3.2加强供电网络自动化建设

加大供电系统自动化的建设,更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避免因设备效率低下所致整个供电系统的工作造成影响。利用自动化系统,可加强对整个供电网络的监控,并及时有效的发现设备故障,以便修复及时,给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了供有力的保障。推行系统自动化建设,还可以及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和改进,通过电脑对各个区域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对于出现故障的区域进行及时的隔离,确保其他区域不会受到影响,为整个网络的供电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还可以展开对于供电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全面协作,从而更好的实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

检修人员是电力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有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作为电力企业,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定期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允许上岗。电力企业是一个服务部门,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人民,要加强他们服务意识的培养,通过定期下基层,组织电力知识讲座,宣传安全用电知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整个电力团队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民众的安全用电意识,进而为人们的安全用电和电力的稳定输送提供保障。

3.4 提高检修线路的效率

电力企业要定制一套完整的定期维护保养制度。能有效阻止很多隐蔽的线路故障发生,对发生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首先,定期的检修制度,能够保证电力部门能够正常的开展检修工作,明确的工作职责,为电力的检修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5 合理规划供电范围,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供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增加供电的风险。在供电时间无法缩短的情况下,可以缩小设备的供电范围。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每个区域的用电量大小,来合理的规划供电范围,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的负荷,从而减少设备的损坏,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并能够有效减少供电中的使用风险。其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每个区域故障率来合理安排人检修人员,对于一些故障率高的地方,增加维修人员或者调入最优秀的检修人员,通过加强团队的协作方法,维护好各个地方的电网管理。再次,电力部门要明确各个区域中负责人的责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比如针对一些地方,成立“应急中心”,对于问题不严重的地方,落实相关的责任人,采取专人管理策略,最大程度保证电力系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6 加强自动化系统水平的提高

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电力系统要对陈旧的系统和设备进行更换,增加自动化系统的投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程度。其次,可以增加现代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产生故障的地方,快速进行维护和抢修,从而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各种问题。再次,采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能够有有效解决传统电容的过度补偿和补偿不足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供电用电,但是一切供电要以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前提,相关电力部门,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日常维修,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新材料与新技术,最大程度的提高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性,从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铁成.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居舍,2019,000(007):P.179-179.

[2]谢裴.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信息周刊,2019(34):0255-0255.

[3]朱伟文.对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000(0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