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平面规划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总平面规划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刘曦蔓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 建筑是集办公、生产、调度于一身的综合性建筑,因此,前期做好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人员需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总平面规划设计时,融入节能、经济、美观、实用等理念,设计出兼具美观性、安全性、科学性的建筑总平面。
关键词:民用建筑; 建筑设计; 总图设计;
前言:
对建筑设计中的住宅区规划而言,住户对居住区档次及品味的理解,不单单只关注住宅户型的好与不好。选择住房时,常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因为上班、孩子上学通勤时间因素,就近选择住房,这种情况下对住房的环境要求一般不高;第二种,为改善生活质量,对住宅房型、小区环境、建筑空间、物业服务、运营成本等要求较高,是住户对比同等小区的选择关键所在。

一个拥有高品质的住宅小区,住宅户型的设计固然重要,然而整个小区的总平面规划更具重要性。建筑朝向的合理性、小区建筑空间布局顺畅与否、建筑日照、小区内绿化布置情况、建筑之间的视觉舒适感处理的如何,这些关乎居住区规划布局细节问题的处理,都要看设计师在总平面布置时怎样巧妙地解决了。下面就从总平面规划与建筑设计这两方面,来谈谈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总平面规划对建设用地中的建筑设计情况,起到整体布局把控的作用

总平面规划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有:总平面布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竖向设计、绿化布置、道路交通、室外管线综合等。

1.1 总平面布局

根据建设地块的地形地貌地势、以及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确定建筑朝向、建筑位置、道路布局、基地出入口、绿化布置、建筑高程等,规划总平面图稳定后,根据市政接驳条件对室外地下构筑物进行选址。

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

总平面图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代征道路面积、代征绿地面积、代征河道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建筑用地面积、绿化用地面积、道路广场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人防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地上地下停车位等。

1.3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总平面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平面功能布局与施工技术条件等,因地制宜地对场地地面及建、构筑物的高程做出的设计与安排。

竖向设计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2)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面形式。

(3)确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

(4)制定合理排除场地雨污水的方案。

(5)合理组织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6)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和要求。

1.4 绿化布置

居住区内绿化的合理布置能够带给人舒适、放松的心情,绿化的可持续管理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输出氧气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进人体健康,总平面规划设计中的绿化布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美化环境、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衡量绿地率的指标主要有: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


1.5 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设计是解决建设地块与周边地块相互联系主要因素、解决建设地块内建筑疏散的主要方式。道路交通设计是包含车行道路、人行道路、紧急机动车道路、慢行交通和广场等多种交通形式的综合设计。住宅区的车行道路设计原则为人车分流、合理分区、流线通畅,人行道及慢行交通设计应考虑小区的通达性与便捷性,广场设计主要结合集中绿地、小区游园等形式出现。

1.6 室外管线综合

室外管线综合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各工程管线布局,确定工程管线的敷设方式,确定工程管线敷设的排列顺序和位置,确定相临工程管线的水平间距、交叉工程管线的垂直间距,确定地下敷设的工程管线控制高程和覆土深度等。总平面规划阶段的室外管线综合设计能够指导各工程管线的工程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


二、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看设计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设计者按照业主的预期、需求及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并且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与最佳方案,用图纸和文件等形式表达出来。建筑设计是建筑师根据规划设计任务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图纸上演练千军万马,纸上谈兵的全盘操作过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实弹演习过程,项目竣工以及建设项目运营则是检验设计成果的过程。

作为一个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时面临的矛盾有很多,例如: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局部之间的各种矛盾,综上这些矛盾构成了错综复杂、很多时候难以抉择的局面,以谁为重心,如何化解各种矛盾成为了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换句话说,建筑设计的核心工作,就是在上述错综复杂的各类矛盾中寻找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建筑设计者们创造、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比如可以用图纸、建筑模型或其他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达出来,使得其中隐藏的矛盾充分暴露,从而发现问题,再组织行业专家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换意见,使得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除此之外,为了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对比各个方案之间的优劣势,最终确定适合的最佳方案。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每一个细节,对待每一个问题,设计者一般都要设想好几个解决方案,逐一解决问题,达到设计预期和甲方所需的平衡。建筑设计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为了使建筑设计顺利进行,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取得良好的成果,在众多矛盾和问题中,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大致的程序已经通过实践总结出来了。根据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设计工作的着重点,通常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节、从功能体型到具体构造、逐层深入步步细化解决。

因此,建筑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分为以下几个工作阶段:搜集资料、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和详图等,循序进行,这就是基本的设计程序。不过,它因工程的大小、难易程度而设计内容不同。建筑设计者在着手设计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设计任务建设情况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如: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上位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包括建设用地范围的建筑红线、建筑物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的控制;还有城市的人为环境的影响,包括基础服务配套、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燃气、通信等各种条件和情况;对工程经济估算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这个零散资料汇集的阶段,就是通常所说的搜集资料阶段。

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从哪个角度、哪个环节来看,建筑设计与总图规划都不能分割开来,单独对待。两者之间相互依从、相辅相成。总平面规划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重大,其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在今后的建筑设计领域中,总平面规划设计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从而能够宏观把控、大局处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广.总图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

[2] 张雁.论总图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几点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3] 柯佳宾.试论建筑总图在规划施工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