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铝合金模板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浅谈铝合金模板施工控制技术要点

孙保国

中泰建工(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2200

摘要:建筑铝合金模板系统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应用发展历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铝合金模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板,它是由铝型材、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构成的一套完整的模板模架体系。

关键词:铝合金模板、施工控制、应用前景

导言:目前在我国施工中铝合金模板凭借着其自重轻、周期快、质量好、整体性高等特点,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木模板及钢模板;而且铝合金模板的应用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节能等原则,故在建筑施工应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2.铝合金模板特点及适用范围

2.1铝合金模板特点

(1)模板耐久性好,周转次数可达200次以上,特别适用于普通超高层建筑模板使用要求。

(2)模板支撑体系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辅以相应的加固措施即可达到优秀的实测质量及外观效果。

(3)铝合金模板每平方米重量约18kg,平均下来每块铝合金模板的重量较轻,可完全利用人工搬运、安装和拆除,且基本可以不依赖塔吊,减小了对塔吊的使用要求。

(4)相较于传统的木模板施工,铝合金模板工人上岗周期短,1个月左右培训即满足施工要求,工人之间技术水平无较大差异,方便管理。

(5)铝合金模板垂直运输可采用人工传递的方式,转运上楼后不用在下楼,相较于传统的木模板施工,不需要大量的材料堆场、加工场,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建筑垃圾,减轻安全文明管理压力。

(6)铝合金模板体系刚度大,支撑体系设计合理,减少了普通模板中常易出现的结构构件位移、胀模、错台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7)铝合金模板残值高,模板厂商可回购加工再利用,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节能等原则,同时可减少使用单位的资金压力。

2.2铝合金模板适用范围

铝合金模板特别适用于结构形式一致、楼层较多,模板周转次数利用率较大、平面变动较小房屋建筑的标准层结构,尤其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的住宅项目。应用时要求各专业图纸齐全,且图纸会审问题解决完毕,专业设计较为完善,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少。

3.施工工艺及要点

3.1工艺原理

铝合金模板在加工前,必须经各专业核对、审查图纸,模板体系设计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生产第一批模板,并在工厂完成预拼装,拼装好后要通知相关各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对所有的模板构件分部位、分块作好相应的标识、标记,然后分装运到施工现场,并进行分类堆放管理。

现场模板安装,要按照模板编号“对号入座”分别安装,安装就位后,检查并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支撑系统稳定性等各参数,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规定后,对模板进行拆除。

3.2工艺流程

深化铝模拼装图→相关单位审核批准(业主、设计、监理等)→铝模板原材料下料及加工→厂内模板试拼装→相关单位进行厂内验收→编号并打包运输至现场→进场验收→施工场地及工作面移交→现场模板拼装及验收

3.3准备阶段操作要点

1)深化设计模板拼装图

依据图纸设计,将铝合金模板、支撑及相应的配件等按相应的比例在AutoCAD软件中绘制成形,并计算确定支撑杆件的数量,绘制布置图,确定最佳施工设计方案。

2)厂内模板试拼装控制要点

1)在铝模板加工厂内进行试拼装,拼装完成后检查模板是否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试拼装完成后还要对不同铝模单元的轴距、截面尺寸、细部节点位置进行检查;

3)检查需预留的洞口是否配备模板;

4)依据外脚手架施工方案,检查悬挑工字钢开洞的预留板是否配备到位;

5)核查铝模板的支撑体系是否满足要求;

6)核查背楞、铝模的尺寸、支撑设置是否与深化设计图一致;

7)核查铝模板是否变形,编号是否便于工人识别。

3.4施工中应加强控制的内容

1)测量放线

在楼层上弹好墙、柱位置控制线、洞口线,以便于校验模板的位移、垂直度和方正情况;在墙、柱纵筋上做好楼层标高控制线,以便检查楼板面标高。因铝合金模板属于定型模板一旦个别部位偏移,就会造成整体偏移,安装工人在安装墙柱模板前要进行验线。

2)安装墙柱钢筋(墙柱水电预埋)

严格控制钢筋偏位,按线焊接墙柱定位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及时对墙柱钢筋进行调整),墙柱内水电管线的预留、预埋施工及时穿插完成。

3)安装墙柱模板

1) 墙、柱铝模板安装前,先复核板面的成型标高,高出标高的混凝土要进行凿除处理,低于标高的面层要垫上木楔、木条等。

2)在墙、柱根部设置定位钢筋,防止铝模板在加固时出现位移和偏差;在墙身、柱身上设置水平梯子筋或水泥砂浆内撑条,用以保障截面尺寸。

3)墙、柱铝模进行拼装施工前,必须对模板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板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涂刷要薄而匀,涂刷时避免污染钢筋。

4)根据试拼装时编写的编号依次对应拼装好墙、柱铝模,并设置好对拉螺栓用以固定。

5)墙、柱铝模板底部(下口)应采用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的前一天进行封堵,避免容易出现漏浆、跑浆、烂根的现象。

6)模板运抵作业层后,切勿直接倚靠在绑扎完的墙柱钢筋上,造成钢筋变形。

4)安装梁模板

依据模板试拼装时的编号依次进行模板的安装,应先将支撑杆安装到位,然后安装梁底模,梁侧模,梁顶角模,支撑杆采用可调节的专用支撑杆,安装梁底模的过程中要用激光扫平仪进行整体调校。

5)安装楼面模板

安装完墙顶、梁顶的角模后,开始安装楼面的模板,楼面模板安装应按照试拼装时的模板编号从边角部位开始安装,依次拼装大面标准模板,直至模板全部拼装完毕。

3.5收尾及验收工作

铝模板安装、加固完毕后,进行整体检查,主要检查螺栓、销钉有没有遗漏的情况,检查模板的连接处是否紧固、牢靠,重点检查墙柱及梁部位阴角、阳角处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装质量,着重检查板面的平整度、板底的水平极差情况、支撑杆件的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的模板问题

浇筑混凝土期间要设置模板看护人员,看护人员随浇筑进度查看模板的变化情况,主要查看正模板拼缝及支撑系统是否出现松动、滑移、不稳定的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5.铝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

5.1 拆除条件

模板拆除条件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规范中关于模板拆除的要求。

5.2 拆除过程

(1)拆除墙、柱、梁侧模: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后可以拆除墙、柱、梁侧模板,冬季施工时还需要达到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的要求。拆下的模板和配件要及时清理、收集,模板拆除时要注意保护棱角部位,防止对结构造成损坏。

(2)拆除顶模:

根据铝合金模板的早拆体系,在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中,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即可拆除顶模板,只留下支撑头和支撑杆。

(3)拆除支撑杆:

支撑杆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关于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现场要根据预先留置的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拆模试块的试压强度报告来确定支撑杆的拆除时间。

结束语

铝合金模板主要是依靠高频次的周转,来降低其成本,因此在设计配模阶段,需要尽可能的增加标准板的配置数量,达到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局部配木模板的方式代替铝模板,从而减少模板的变化数量,达到控制成本及扩展使用范围的目的。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年14期,篇名《高层建筑工程中铝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中国房地产业》2016年16期,篇名《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板的施工技术》

《城市住宅》2018年4期,篇名《铝模在某住宅工程中的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