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王志强

山东省国土空间数据和遥感技术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体系,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助益。本文对森林培育的必要性

开展分析,并立足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提出森林培育现状,总结其要点,以期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培育技术;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森林培育在森林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森林改造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形势看,森林培育工作应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不仅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还应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结合,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培育。当前我国在林业资源上面临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森林分布不均衡,森林资源品质不理想。 第二,森林覆盖面积较少。因而当前森林培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森林培育的必要性

1.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应以生态平衡为基本准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化发展,人类的资源需求逐渐加大,进而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最终造成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资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而有效的培育森林,不仅对环境问题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对水土流失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特别重要的,针对遭受破坏的环境具有一定的修复性作用。

1.2有效提高林分质量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分布是十分不平衡的,在一些深山区,主要是以森林为主,而在一些浅山区,主要是以人工森林为主。另外,森林林分也呈现出不合理现象,从总体上看,单位面积呈现出偏低的趋势,同时树木品种也十分单一。在一些林业企业,不能将森林资源附加值作用有效提升,因此,森林培育工作有效开展,能够确保森林林分含量,还能促进森林附加值的提升。在开展过程中,应依照地区差异,考虑气候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将森林培育工作落到实处 。

2森林培育现状

从当前形势看,我国的绿化资源情况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对于森林资源来讲,遭受破坏力度较大,同时绿化资源在进行治理时,与森林破坏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对森林培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当前一些森林中,主要是以幼年林木为主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讲,木材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实际发展需要。另外,当前森林资源分布上具有不合理性,林木结构上也不科学,同时森林管理较为落后单一化,最终造成林业得不到较好的发展。一些经济林自身效益较低,因此,森林培育效果十分不理想。在森林培育中,我国造林范围在逐步扩大,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同时在森林培育造林上也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造林速度较快,进而森林培育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另外,在林业体制改革上,我国制度十分不健全,森林资源不能进行严格性管理,经常出现滥砍滥发以及非法占林这样的情况。由于管理不得当,还经常会发生森林火灾等事情。对于森林绿化工作,相关部门缺少一定的投入,同时在管理方法上也较为落后,最终不能形成系统管理模式。当前森林培育工作,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生产过程,主要将森林树木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最终生产出一些工业原料,这些工业原料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我国森林培育,主要将木材进行规模性生产,进而形成系统经营模式。因此,在森林培育中更多侧重的是森林自身的多样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化发展,大众在林产品需求上逐渐递增,进而森林培育应进行转变,主要体现在经营技术机制以及体制上应发生转变。另外,持续发展模式受到热捧,森林砍伐等应及时制止。要想真正将森林自身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森林在进行培育时,应将以下两点措施运用其中,一种是定向培育,另一种是分类经营。这两种措施能够确保森林资源质量的提升,还能提高整体价值 .

3强化森林培育技术要点分析森林

3.1树种及培育地点选择要点

在现代森林培育技术开展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树种与培育地的选择。 在树种选择中,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优质树种,在种子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主要的催芽方式包含有药物催芽以及水浸泡催芽,而新时期温床催芽也逐渐在森林培育技术中广泛应用。在利用水浸泡方式对树种进行催芽时, 需要使用 80 ℃的热水,并辅以搅拌,保证种子能够均匀得到浸泡,清理其中存在的干瘪种子,种子捞出后使用草帘覆盖,置于温暖环境。 而在栽培地选择时,应根据森林培育的目的进行抉择,如果为了防止土地荒漠化,就需要在荒漠化土地上进行栽培,并保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和所选择培育地点的土壤厚度超过 50 cm,育苗基地的土壤 pH 值最好在 5.7~7.5,以保证树种发育。

3.2造林密度要点

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培育技术中, 需要注重对造林密度的科学化把握,以避免密度过大影响林业幼苗的营养供应,更要避免密度过低导致培育面积的浪费。 因此,在实际植苗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造林密度的确定,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根据森林培育中对林业数目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质量等问题进行综合思考,以此实现对造林密度的合理化控制,提升林业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

3.3混交结构设计要点

现代林业发展的森林培育中, 多以混交结构作为林业培育的主要技术方式, 以此发挥森林树木生长习性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升森林培育的成活率和产量。 在森林培育的混交结构设计中,需要注重同生长习性的树木进行集中培育,生长习性相悖的数目进行分离培育。例如,将喜水的树木种植在一起,以便于集中开展灌溉,将不喜水的树木与之分离,避免灌溉过程中对不喜水的树木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3.4全面掌握森林培育方法及原则

森林培育,主要是以培育出绿化资源为主要目标。而在培育过程中,其方向侧重于将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建立出绿化资源。这种绿化资源具有以下两点内容,第一,能够适合多种自然环境,第二,具备着多功能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讲,提高森林培育率,才能确保经济效益的提升。因而在育苗种类以及结构上进行改变,才能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林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5进行专业化队伍建设

不管是学科或是行业,只有拥有先进技术,或者科学管理模式,行业才能走的越来越远。对于学术研究,应保证其具有先进性以及连续性,森林培育也是如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建设专业化队伍,培养技术骨干,积极引进人才。这样才能确保林业大步朝前走,促进林业稳步求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森林培育过程中,应对自身战略部署进行积极调整,更好地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森林培育原则以及森林培育技术要点的把握,提升森林培育的效率, 以此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国.森林资源保护下的森林培育与管理[J].新农业,2021(10):26.

[2]宋珺.森林培育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J].新农业,2021(09):26-27.

[3]程林林.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2021(02):96-97.

[4]吴文栋.森林培育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07):96-97.

[5]王慧新.新时期提升森林培育质量的具体举措[J].种子科技,2021,39(0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