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及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解析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及问题

荣维玲

山东省济宁市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想进一步向前发展,无疑不缺乏各种自然资源的支撑,而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尤其是城市水资源。对于市政工程而言,给排水措施关系到城市地表水能否及时排除,对遏制城市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城市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给排水规划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导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问题

导言

在城市发展中,加强市政排水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划设计中,要结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相对紧张。解决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给排水规划设计原则

1.1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宏观科学规划

给排水系统的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际上都是为了保护城市水资源和环境。水资源对人类生存非常重要,一个城市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离不开水资源。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力度加大,部分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因此一些城市只能牺牲水资源来发展,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传统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中,为了维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往往以新水源代替旧水源,这显然非常不方便,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遵循宏观科学规划的原则,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对原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进行调整,尽可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是一种非工程化的方式。其特点是成本低,见效快,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大力发展水资源。目前的水资源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大力开发。传统的方法只是简单地提取河流径流,而现在需要对径流进行合理的调节,做到蓄富补干,使水资源的利用尽可能的合理;三是严格水资源保护管理。水资源必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应该号召人们保护他们。市政工作者也要合理管理水资源,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2 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

目前,变频供水设施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很大一部分压力。但是,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城市的日供水量仍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在高峰期,供水量一般会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对水厂无疑是很大的压力。为解决供水问题,在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上,要尽可能多地留出空间,为今后扩大规模的发展规划做规划。如道路与管道合二为一时,应预留给水管位置,并留有足够的管径余量。这样可以提高供水效率,避免重复投资的问题。

2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给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

2.1.1给水系统设计与规划

在市政工程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水量估算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给水系统将不能适应居民的实际用水需求。二是供水管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水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此时,如果供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1.2供水系统改进对策

针对目前市政工程给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确保设计能够充分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和区域的实际情况。二是在设计中要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从长远角度合理规划水资源,充分适应当地发展实际。三是合理调整供水管网布局与地块建设的矛盾。结合地块建设考虑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减少后期给水管线的改造。第四,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合理控制成本,如利用三维空间模拟分析供水渠道。五是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他市政工程管线的敷设情况,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某地区给水系统设计中,结合当地情况,给水管道敷设在人行道下,管材为球墨铸铁管,并采用K9级和T型滑动橡胶圈柔性接口,保证材料和各部件符合相关标准。阀门设计采用立式砖砌阀门井,主管道检修阀门为法兰式软密封闸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给水管道附近应设置相应标志。对于直管,标记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00m。

2.2雨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

2.2.1雨水系统设计与规划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雨水系统在防洪减灾中起着重要作用,雨水排水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在当前的城市设计和规划中,一些地区对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缺乏重视,在具体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如径流系数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或城市道路两侧预留管口设计过小,给雨水排放带来困难。上述问题使积水难以有效排除,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积水问题。此外,还存在排水管网标高与市政管网不统一的现象。

2.2.2 雨水系统改进对策

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满足城市防洪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实现雨水的收集利用。具体设计应考虑当地气候和降水条件及城市发展需要,确保在强降水情况下,排水功能能及时有效发挥。排水泵站的规划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加强洪涝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防御措施。在实际设计中,采用雨污分流制度,然后根据气候条件科学计算降雨强度,根据降雨强度合理设置雨水管道,充分发挥排水效果。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实现雨水的有效利用。

例如,在市政工程中,将透水材料应用于人行道材料,以促进雨水的快速渗透。在绿化带内设置雨水过滤系统,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收集的雨水用于城市景观补水和景观绿地浇水。

2.3污水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

2.3.1污水系统设计与规划

目前,在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分流处理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但是,一些老城区雨水、污水仍有一些集中处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的甚至达不到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标准。此外,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存在泵站设置不合理、管道埋深不足等问题。

2.3.2污水系统改造对策

在污水系统设计改进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老城区污水系统进行改进。针对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难以实施的现象,可采用合流截流方式。在充分利用原有污水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城市污水排放量进行计算,以便制定合理的规划。另外,污水管道材料应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不锈钢及UPVC管、PCCP管、PE管等。施工中应防止管道变形超标,并保证管道两侧回填土密度大于95%。

结语

总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始至终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必须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城市才能更稳定地发展,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和稳定,并高度重视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确保城市水资源科学合理运行。在工作过程中,要紧紧抓住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合理结合城市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发城市水资源。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文元.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20):273+276.

[2]朱春霞.市政工程地下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1):116~117.

[3]田宇航.不排水沉井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6):126~127.

[4]冯力争.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124~125+128.

身份证号码:370830196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