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家兴

泸西杨家兴口腔诊所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 652499

摘要:目的:了解口腔正畸病人的复诊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病人复诊依从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本院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病人,其中男83例,女113例;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正畸病人的复诊现状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00例口腔正畸病人,其中定期复诊者108例(占54%),不定期复诊者92例(占46%)。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正畸病人的复诊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病人的复诊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重视正畸后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使病人的识别相关症状能力与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可对医嘱进行规范、统一等措施对病人的复诊率进行提升。

关键词:口腔正畸;复诊现状;影响因素

口腔正畸治疗是指利用矫正器循序渐进地组合与移动牙齿骨骼等组织。因为基骨生长与神经肌肉生长不稳定,牙周膜纤维能力不足,导致在口腔正畸过程中不稳定与复发率比较高。临床结果显示,口腔组织的移动会减弱矫正器与弓丝之间的作用力,所以正畸病人应按时复诊,对矫正器进行调整。研究发现,坚持复诊能够对正畸时间进行缩短,提高正畸效果。因为正畸的治疗时间比较长,所以病人在正畸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降低复诊率,使正畸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增加口腔疾病风险[1]。而在正畸过程中极易出现矫正器佩戴不标准、矫正器破坏严重等问题,最终导致延长正畸时间以及正畸效果不理想等。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影响标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本院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病人,其中男83例,女113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1.55±15.09)岁;治疗次数:169例属首次展开口腔正畸治疗,31例属接受2次或2次以上正畸治疗;教育接受程度:45例为初中及以下学历;93例为高中或中专学历;62例大专及以上学历。

纳入标准:①治疗时间超过1个月且年龄≥18岁;②认知能力正常,能独立填写调查问卷;③病人及家属自愿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排除口腔疾病严重,例如;②伴有严重认知、交流障碍;③缺少相关临床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与复诊状况,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接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选择的正畸方式、是否存在并发症、复诊次数及时间、支付方式、心理状态等[2]

1.2.2口腔正畸病人的复查现状需要利用复诊情况调查表进行分析,具体评定标准为:按时进行复诊与未按时进行复诊,其中将按照医嘱预约复诊、症状出现后改期预约复诊评定为按时进行复诊;而出现症状后没有进行预约复诊、错过复诊后没有二次预约、因各种原因没有进行复诊以及医生停药或改约等评定为未按时预约复诊[3]

1.2.3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采取不记名方式,研究成员应通过专业训练后展开调查,同时对指导用语进行规范,将本次调查的目的与填写规范告知于研究对象,当场填写与回收调查问卷,使调查数据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

2.结果

2.1被调查正畸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复诊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的200例口腔正畸病人中定期复诊者108例(占54%),不定期复诊者92例(占46%)。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正畸病人的复诊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率受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复诊次数、复诊时间、付费方式及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详见表1。

表1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现状的单因素分析

项目

复诊情况


定期复诊(n=108)

未定期复诊(n=92)

年龄(岁)

31.55±15.09

32.57±14.19

性别



39

24

69

68

婚姻状况



未婚

87

53

已婚

21

39

接受教育程度



本科以上

5

2

本科

54

47

大专

16

14

中学

21

18

小学

12

11

职业



学生

67

58

服务业

23

22

自由职业

10

7

其他

8

5

正畸方式



唇侧

17

15

舌侧

10

8

隐形

68

62

唇侧联合隐形

8

5

舌侧联合隐形

5

2


2.3影响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的变量赋值

正畸病人复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将是否定期复诊作为因变量,选取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性别、婚姻状况)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

表2影响口腔正畸病人复诊的变量赋值

因变量(y)

赋值方法

自变量(x)

赋值方法

复诊现状

定期复诊=0,未按时复诊=1

性别

男=0;女=1



年龄

<65岁=0;≥18岁=1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1;高中或中专=2



有无并发症

有=0;无=1



复诊次数

3次=0;>3次=1



复诊时间

1~3个月=0;>3个月=1



付费方式

自费=0;医保=1



心理状况

消极=0;积极=1


3.讨论

3.1加强正畸后的健康教育

由于口腔正畸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口腔正畸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及家属能够完全了解与口腔正畸相关的健康知识[4]。基于此,制作以口腔正畸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漫画与短视频,从而提高病人对各阶段症状的识别与处理能力。科学、有效的正畸后健康宣教,能够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提高病人对饮食习惯与口腔清洁的重视度。此外,健康宣教不仅能够使病人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还能提高病人对不同时期的症状的认知与处理能力,并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复诊。

3.2重视正畸后的心理疏导

可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由于部分病人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导致对复诊的重要性缺乏重视[5]。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此类病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复诊次数比较少的女性、未婚人员,让病人正确认识到正畸治疗的目的与复诊的重要性。并且对于病人按时复诊的态度进行表扬,指导病人完成时间管理与健康管理,提前预约按时复诊。另外,通过微信公众号、网页等平台向病人提供多种咨询平台,并在各个信息平台上发布医生的值班信息,使病人可以对时间进行调整。

3.3完善复诊预约医嘱

相关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病人的复诊率,可对书面复诊医嘱进统一与规范[6]。书面医嘱可使病人对复诊时间进行查阅,防止口头交代后病人记错或遗忘具体复诊时间,影响口腔正畸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正畸病人的复诊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重视正畸后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使病人的识别相关症状能力与处理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义仁,周小勤,张敏.口腔正畸临床治疗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磨牙移位及上中切牙凸距差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10):43-45.

[2]王璐瑶,汪波,丛蓓蓓,崔涛,杜雨晴,宋宇.不同正畸力对大鼠牙周组织压力侧辅助性T细胞17相关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1,39(02):143-152.

[3]罗建军,孙霞.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9):110-112.

[4]彭宏,翁军权,宋国俊,吴晓怡,范海东.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改善微种植体支抗正畸病人咬合功能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6):62-64.

[5]孟文侠,余小琴,闫慧鑫,田莹.纤维调节素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06):588-591.

[6]岳莉,王玥,梁晓伟,李阳飞,吴更.口腔正畸MIA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人对龈沟液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05):915-918+976.